5.神经系统某些疾患,包括面神经麻痹、偏头痛、神经痛、失眠等。
6.其它适应症。如戒酒、戒烟、术后镇痛、无痛分娩、减轻癌和关节炎疼痛,改善机体抵抗力,破坏或消除由于病毒引起的湿疣和其它疾病。掌握催眠治疗的心理医生可以不用药物而治愈很多难治的疾病和障碍,包括诸如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和诸如睡眠障碍、进食障碍、性功能障碍、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慢性疲劳综合征等躯体障碍,以及诸如厌学、冲动、口吃、各种成瘾行为、不良习惯等行为障碍。 【暗示催眠治疗适应症】
心理应激: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的压力造成的心理紧张、焦虑、抑郁。催眠下暗示作用,主要是通过良性言语暗示,帮助放松、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使受试者提高对应激因素的认知,学会应付应激的正确方法使其重新适应社会。对各种神经症、精神病及心身疾病如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都有较好的效果。各种疼痛性疾病如腰背痛、关节痛、偏头痛、痛经、癌痛的治疗可谓是一枝独秀。此外,对治疗男女性功能障碍、青春期焦虑症,解决学习问题及儿童的口吃、遗尿、行为问题也毫不逊色。对戒酒、戒烟,尤其是自我催眠下的戒烟,更是功不可没。
催眠治疗也要注意其禁忌症,避免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禁忌症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精神分裂症或其他重性精神病。这类病人在催眠状态下会促进病情恶化或诱发幻觉妄想。
2.脑器质性精神疾病伴有意识障碍的病人。催眠可使得症状加重。
3.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心力衰竭等。
4.对催眠有严重的恐惧心理,经解释后仍然持怀疑态度者。
诱发催眠的方法各异,命名繁多,无统一的分类,现根据不同的施术方式、时间和条件,把催眠术的种类划分如下:1.按施术者来分:①自我催眠,即自己为自己进行催眠的方法;②他人催眠,即由催眠师负责施行的催眠方法。
2.按暗示条件来分:①言语催眠,即运用语言进行暗示的催眠法;②操作催眠,即非言语性的催眠法,它是运用行为、动作、音乐或电流等作为暗示性刺激,达到催眠状态。
3.按意识状态来分:①觉醒时催眠,即在意识清醒时进行暗示性催眠;②睡眠时催眠,即在睡眠状态下进行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