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九年(231年),在诸葛亮上表弹劾李严时,诸将排名,魏延仅在刘琰之下,已经是军方二号人物。
而且刘琰并不带兵打仗,以交谈议论见长,他之后和魏延曾发生争执,此时诸葛亮帮了谁呢?
答案是帮了魏延,诸葛亮公开批评刘琰“言语虚诞”,并将其直接遣送回了成都,由此可见,诸葛亮对魏延的态度绝对不是打压,而是有相当程度的信任的。
史书记载可能会说谎,但战线和战史不会,袁熙在蜀国北伐历史中,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事情。
公元230年,魏延千里奔袭,取得阳溪大胜,这是诸葛亮北伐期间,唯一不是诸葛亮亲自领军的大胜,也是战果最大的一次。
而这整个过程,除了最终地点不是长安以外,都几乎是后世子午谷奇谋的翻版,也说明这次行动的方案,是得到了诸葛亮承认的。
魏延因此大功,在第四次北伐担任主力,五次北伐更是担任前军主将,直到第五次北伐诸葛亮五丈原病逝前,魏延在蜀军中的地位。一直仅次于诸葛亮。
相比之下,杨仪官职不仅远在魏延之后,且从未有统兵打仗的经验,若诸葛亮病逝,魏延接掌军权名正言顺,怎么也轮不到杨仪。
而且以诸葛亮性格为人,会因为自己将死,便一改之前的态度,在还有司马懿虎视眈眈的情形下,搞内斗刺激掌握关键前军位置,且被自己看重魏延吗?
还是最重要的一点,论资格,魏延是使持节,是能够直接处死杨仪的!
结果按陈寿三国志记载,魏延做了烧栈道这种毫无意义的举动,竟然还没打过从未领军的杨仪,是不是有些荒唐?
更夸张的是,此时魏延为前军先锋,他是怎么和魏军对峙的同时,越过中军后军,提前跑到后方去烧栈道的?
而且中军还是姜维坐镇的,这要是真的,只怕姜维问题更大吧?
正常来讲,诸葛亮若是病重,正常选择是魏延领军,当然也有可能是病情太重,来不及留下遗言就病逝了。
即使葛亮选择的不是魏延,而是中军的其他官员,但可能性最低的就是让杨仪领军,因为杨仪从来没打过仗,这等于是把蜀国的兵都送了不成?
所以魏延之死,一直是蜀国历史上疑点重重的事件,包括之后对魏延的处理也是如此。
史书记载魏延被夷灭三族,这是蜀国历史上从未发生的事情,要知道投降魏国,反过来攻打蜀国的黄权,其家眷还被善待,魏延这事再严重,能大的过黄权?
而且魏延为汉中太守,家眷应在汉中若不是成都,彼时刘禅派的人按时间应还未到,所以其族人被杀,很有可能是杨仪带兵返回汉中时做的。
杨仪有胆子这么干,自然是有人为他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