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末将请命,率戚家军出击,鸳鸯阵攻守兼备,燧发枪阵远射。”戚元辅也大声请命出战。
“陛下,还有十辆大明车炮,是该上蒙古鞑子见识见识的时候了。”李忠也兴奋请战。
崇祯摇摇头:“诸位将军,衮布、素巴第、硕垒还有八万多大军,还有些粮草,并未到穷途末路。”
“此时追击,凭李岩的秉性,必设伏兵。万一中伏,白白葬送将士性命,朕不忍也。”
“朕再说一遍,与蒙古三汗王的大战,是决战,决战不宜出奇兵。咱有燧发枪、有大明车炮,阵地战,优势在我。”
“当此之时,衮布、素巴第、硕垒报仇心切,就是三匹饿狼。”
“冬天快来了,口市内外,必将大雪天降,白茫茫一片。到时候,草原上的粮食,更少!”
“呵呵......到时候,士兵无粮、战马无草。这三匹饿狼,将变成饿狼、饥狼、瘦狼、疲狼。”
“到时候,朕再出击,一举剿灭草原群狼。”
......
唐通、李忠、戚元弼、戚元辅、莫天邪......一干猛将,听崇祯皇帝这么一说,一颗颗狂躁不安、蠢蠢欲动的心,终于冷静了下来。
“方正化。”
“内臣在。”
“派出哨骑,严密监视衮布、素巴第、硕垒的动向,两个时辰一报。”
“内城遵旨。”
方正化急忙部署哨骑,尾随李岩,探查情况。
“徐缺。”
“臣在。”
“迅速派出锦衣卫,尾随蒙军行动。”
“伺机进入宣府、大同,告诉贺珍、夏龙山,让他们坚壁清野,加强城防。”
“不管蒙军攻宣府、还是攻大同,都紧闭城门,不可出战。”
“他们只管守住城池,城外的蒙军,就交给朕解决。”
“内臣遵旨。”徐缺急忙下城,去安排锦衣卫传令。
“戚元弼。”
“末将在。”
“带全部燧发枪抢手,严密防守城头,密切监视蒙军,谨防李岩和三汗王发疯,杀回马枪。”
“末将遵旨。”戚元弼急忙大声领旨。
“唐通、李忠、戚元辅。”
“末将在。”
“迅速带领居庸关守军、神机营将士、其余戚家军将士,继续修建烈士陵园。”
“务必两天之内,修建完毕,朕带全军祭奠。”
“末将遵旨。”唐通、李忠、戚元辅急忙大声领旨。
.......
果然如崇祯所料,蒙军撤走一天之后,在居庸关至宣府大道上,两条未知名的山涧之中,突然冒出两万多蒙古骑兵精锐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