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允成这话,其实说到了左梦庚的心坎上。
若是两字王、还世袭罔替的话。他熬住不死,也能是一个两字王。与皇家那些亲王一个级别,荣耀无边。
......
众将听着王允成充满豪气的话,都高声叫好。左良玉封的越大,他们的利益就最大。
突然,人群中走出一人,给众人泼了一盆大冷水。
此人,正是左良玉的心腹柳敬亭。左良玉对他,一向引为知己,言听计从。
“大王之功,无愧于大明。”
“宁锦之战,大王首战告捷,击溃后金,一战成名,保大明北疆。”
“后四方用兵,从大凌河到黄河,从陕西到四川,平流贼、灭流寇,捷报频传,天下有战事、就有大王身影,无人可出其右。”
“然天下战乱,无人能独善其身。李自成致信封王,是其穷途末路之时。崇祯皇帝下诏封王,是李自成大军长驱直入之时。”
“常言道,要想获得最大的利益,就得制造最大的危机。当前天下没有危机,大王不可轻出。不利则损兵折将,战胜还无尺寸之功。”
“当此之时,陛下不召大王,是因为他觉得,凭他一己之力,就能攻克襄阳、樊城。”
“等到他在襄阳、樊城损兵折将,转过头来,就会想起大王。”
“到时候,湘王、鄂王之封,不难也!”
......
众将,大喜!
柳敬亭的话,也说到了左良玉心坎上。
他不是不明白,他一次次违抗军令,一次次抗旨不尊,一次次避战消极,肯定会引起崇祯皇帝和满朝文武的不满。只是,此时的他,已无法回头。
在乱局中,他选择了一次独善其身,就一发不可收拾,就开始肆意妄为、为所欲为,又选择了无数次独善其身。
可是,这动荡的年代,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更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左良玉猛然起身,拔出长剑,大声道:
“诸位,自今日起,各军开出城外,大规模整训、练兵,顺便剿贼。”
“这样,即使陛下以后质问,本王也有话说。”
“末将遵令......”
副将马士秀带头,一众大将齐声领命。
这些年,他们打仗打得太多了、太苦了、太累了。跟着左良玉之后,好不容易熬到张献忠走了、李自成走了,他们一家独大,过了一年安生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