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虎李过,根本就不把小小遵化城放在眼里。
再说,有唐通这匹老马在,也可以先礼后兵,先劝降再攻城。
“汝侯。”
“本侯在。”
“立即统领中军,带上通州所有攻城器械,所有火炮,所有投石车,猛攻东便门。”
“咱们文的、武的,双管齐下,也给崇祯一点颜色瞧瞧。”
“呵呵......让他也知道什么是风雨飘摇,什么是内忧外患!”
“本侯遵令!”
当天下午午,李自成大军兵出通州,带着高大的云梯,十二门红衣大炮,无数的炮弹,牛拉马驮,浩浩荡荡,杀向北京城!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正午时分。
山海关。
四员顶盔贯甲的大将,正站在城楼上,看百余艘海船,浩浩荡荡驾进山海关。
海船上,官兵臣民、男女老少、牛马牲畜、粮食布帛、锄头犁耙......应有尽有。
这不像是行军,这是一次大搬家,也是一次大迁徙,把一城百姓全带走的那种迁徙。
正中一员大将,看着白茫茫一片船帆,夸奖道:“恭喜平西伯,贺喜平西伯,短短旬月,就把关外50万百姓全部撤入关内,一人不损,不世之功啊。”
被称平西伯的,就是受封伯爵之位、佩戴尚方宝剑的辽东团练总兵吴三桂。
50万百姓,不投降建奴,一声令下,全部背井离乡、撤回关内,确实是不世之功。
吴三桂抱拳道:“这都是督师大人督导有方,巡抚大人日夜操劳,高总兵坐镇山海关警戒,才得以将关外百姓全部撤入关内,一粒粮食不留给建奴。”
“50万百姓,也已陆续妥善安置在滦州、昌黎、乐亭、开平卫等地,若单凭末将一人,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被吴三桂称为督师大人的,正是挂兵部侍郎衔的蓟辽督师王永吉。
被吴三桂称为巡抚大人的,则是右都御史兼辽东巡抚黎玉田。
被吴三桂称为总兵大人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山海关总兵高第。
这四位,可是大明在辽东的大人物。
辽东官兵、百姓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四人手中。
甚至,整个大明的命运,也都掌握在他们四人手中。
细细想来,其实,只是掌握在吴三桂一个人手中。
蓟辽督师王永吉,官职虽高,但无兵无将。
辽东巡抚黎玉田,手底下只有3000人马,还要仰仗吴三桂,才能自保。
山海关总兵高第,一直唯吴三桂马首是瞻,没有吴三桂支援牵制,他也守不住山海关。
辽东巡抚黎玉田看着熙熙攘攘的队伍,忧虑道:“平西伯,陛下让咱率兵勤王,至今已过旬月。朝中那些个大臣、御史、给事中,会不会不高兴,瞎上奏章,胡乱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