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玉玲估摸了一下,自己真不是逞能,是确实没啥不适感,略休息了两日,便重新进入了工作状态。
厂里头的人知道邱玉玲事儿缠身,忙,即便连着几日不点卯,也不觉得有问题,但见着她了,还是有一堆的主意等着她拿捏。
“厂长,兰机械厂连着发了好几回电报了,催的怪紧的,你看这……”
邱玉玲翻开那边的企划书,从头翻到尾,眉头越皱越深。
秦主任手里拿着的厂务高层会议纪要,也不知道该不该呈上去。
捏了捏眉心,邱玉玲张口询问,“你们是怎么商讨的?”厂子是大家的,不能总得着她一个人拿主意。
好处是没人和自己唱反调,政令铺陈起来容易,但坏处也显而易见。
大家伙儿都把脑子寄存起来,既不想着动脑筋,也就不打算担责任。
这可不是邱玉玲的初衷。
秦主任见厂长问了,把手里的会议纪要递上去,“都在里面记着,每回开会都安排两名记录员,会后他们稍作整理才交上来的,我看了,基本还原了当时情况……”
邱玉玲一目十行,看的很快,秦主任原先还觉得不一样的声音太多,可能会让她们厂长纠结难办,没成想看完后,厂长脸色反而好了。
“就照这上头的思路,你下午组织起来,会议上定个章程出来,我只旁听,就按这个思路推进……”
会议纪要上主要有两派,一派主张代加工后,把零件运往滨城机械厂组装出货,另一派觉得这样太周折了,主张在武市要塞成立一个安装部门……
这两种其实都和邱玉玲的想法不谋而合,就看下午的讨论会上最终哪方胜出。
她们申办机械厂可能性不大,但一个技术组装车间倒是行得通的。
如果主张周折一番的,她也不打算拦着,总得自己淌一趟了,回头干起大事儿花开钱了,才没人置喙。
果然下午的会议上,守成的人占了大半,邱玉玲没有参与讨论,最后负责拍板,顺便挑了一些技术骨干,并要求每人带两名徒弟,出发滨城。
“既然这是大家的意见,那就按此推行,给你们两年的时间,把本事给咱学回来……”
大家都比较满意这个结果,等于两个方案,他们厂长都很认可,并且邱玉玲以此为点,点名表扬了这次参会的中高层领导的责任担当。
“另外,我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公布,从去年我就一直在物色法务团队以及涉外科室,现在京市那边有回话了,下个月初给我们调来两名专业人士……
大家有认识的,或者亲戚朋友家的小孩,好学的,愿意进咱们枣花厂先锋队的,尽管推荐上来……”
这样不拘一格的要人和给大家指标,还是头一回。
陆泗这边开玩笑的问,“厂长,必须是年轻人才行吗?我有个朋友……”
邱玉玲点点头,补充了一句,“不一定必须是年轻人,大家有人都可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