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兴盛,让这位能干的女干部,开始频繁的露头于一些重要场合。
哪怕在大荧幕上再如何装扮质朴,都无法掩盖那身卓然的气质。
邱庄里那些看着她一步步走到至今的乡邻们,既觉得那就是他们心中的邱玉玲,又觉得不是。
他们都想象过,也背地里谝过,臆测过邱玉玲未来的社会高度,但没有一个人胆大到说过她能活成如今这样儿。
枣花厂变成枣花集团的时候,他们已经觉得遥不可及了。
而如今又摇身一变成了真正的国家干部,看似寻常的一句话,便决定了一个城市的经济走向。
这是多少人连吹牛都不敢用的草稿,可偏偏她就成了。
邱庄的人已经不对外吹嘘邱玉玲了,而是不约而同的悄悄蛰伏起来。
他们怕自己这些平头百姓,一句话说不到点子上,便给这位姑奶奶再招了黑。
人就是这样,当你的高度已经和世人不再是同一个大气层的时候,别人便连诋毁都不敢再有。
早些年邱玉玲回家,还要适度的拜访一下队里的长辈,可如今再也没有这些了。
哪怕大家伙儿知道她回来了,也都尽量绕开,更别提想让她上门看望的事儿了,觉得天生就该如此才对,大家又不是一路人,走那些虚礼干啥。
尽管如此,邱玉玲依然做到人不到礼到,她会安排家里的小辈,甚至是秘书,尽可能去包容这种传统美德。
这次回来,是因为姥姥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老太太一直强撑着一口气等着邱玉玲。
邱玉玲到了,大家都腾开了地方,默默的把老太太最后的时光,留给了这个她最惦念的孩子。
邱玉玲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泪流满面,而已经也变成老妇人的大妗子,使劲儿的晃着她,嘴里喊着“玉玲,玉玲,我娃别吓妗子……”
老太太的衣服是生前便全换好了的,见了所有她惦记的人,安然的闭上的眼睛。
大家都说是喜丧,邱玉玲却觉得心里头空了好大一块儿,木然的走完仪式,浑浑噩噩的回到了京市。
她因此大病了一场,连续几天高烧不退,部里急的都安排上了专家团队。
却又在老太太头七的第二日突然间退烧。
邱玉玲做了一个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决定,她申请了内退,只保留了京大讲师的身份。
部里一再挽留。
明明她什么都做的游刃有余,不管是哪个岗位,都不曾掉过链子。
和她共事过的人,不管是业务上还是人品上,从未出现过任何诋毁她的语言,可见这个人的成功之处。
栾部长都被请过来游说邱玉玲了,他还一如既往的称呼她为小邱,“小邱,知道家中长辈的辞世对你打击很大,部里也知道你的工作强度太高。
是这样,别说什么退不退的,先给你放个长假,调整一下自我,等什么时候调整好了再回来,说实话,别说部里舍不得放你,我也觉得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