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刘宋风云> 第1005章 拓跋翰逃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05章 拓跋翰逃脱(1 / 2)

由于颜师伯害怕被魏军发现,其实他知道很大可能,魏军已经发现了宋军踪迹,但是颜师伯也只能设法不让魏军发现。

魏军斥候其实已经很接近宋军的埋伏地点,不过拓跋翰急于返回大营,所以魏军斥候并没有全面探查,只是简单探查了一番,然后就向拓跋翰汇报。

拓跋翰也无法肯定宋军会不会埋伏,斥候只是看到宋军斥候,并没有看到宋军骑兵。

至于宋军斥候,是宋军骑兵还是易阳城的斥候他也不敢肯定。

但是拓跋翰只能相信斥候探查的结果。

思考片刻,拓跋翰道:“传令大军,快速通过,不得停留。”

“诺。”

骑兵立刻开始移动,并越来越快。

这个时候,宋军已经埋伏好了,由于是黑风军作战,基本都要近战,所以并没有布置铁蒺藜,不像神箭军,那是远程骑兵,为了阻止敌人靠近,利用铁蒺藜阻挡敌军是很好的选择。

铁蒺藜是冷兵器时代常用的防御器械,据记载,战国时代就开始使用铁蒺藜。

《墨子·备城门》记载,在战国时的城市防御战中,“皆积参石、蒺藜”。

《六韬·虎韬》记载:“狭路微径,张铁蒺藜,芒高四寸,广八寸。”

秦汉以后,铁蒺藜成为军队中常用的防御器材,除在道路、防御地带、城池四周布设外,部队驻营时,也在营区四周布设。

宋朝以后,为适应作战的需要,铁蒺藜的种类逐渐增多,如布设在水中的“铁菱角”,联缀于木板上的“地涩”,拦马用的“搊蹄”,在刺上涂敷毒药的“鬼箭”等。

《宋史·扈再兴传》中记载,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金兵攻枣阳,宋将扈再兴“夜以铁蒺藜密布地,黎明佯遁,金人驰中蒺藜者十踣七八”。

明朝军队广泛使用铁蒺藜。在戚继光的军队中,每名藤牌手、挨牌手“各带蒺藜十串,每串六个接连”(戚继光 《纪效新书》 ),便于野战布营。

明军战船上也装载大量铁蒺藜,大型船1000枚,中型船 800枚,交战时,向敌船投掷,使敌人在船上难于行动和作战。

铁蒺藜制造简易,敷设方便,除用铁铸造外,也可以用竹、木代替,2000多年以来,它一直是战争中应用的障碍器械。

宋军对于铁蒺藜运用也很多,不仅仅骑兵配备小型铁蒺藜,玄武和巨鲸两卫在战船上也装备很多种铁蒺藜,还有拦截小型战船的用绳索连接在一起的铁蒺藜。

宋军布置得绊马索上面就连接着不少铁蒺藜。

魏军前方的骑兵正在迅速前进,突然战马就马失前蹄,骑兵被掀翻在地。

由于魏军打算快速通过,这就导致后面的骑兵没能及时勒住战马,前方的骑兵很多被后方战马踩死。

刚刚稳住阵型,两侧山坡上,也不能说是山坡,顶多是小土坡,飞来很多粗壮的树枝,这些树枝前方都被削尖,虽然粗糙,但是威力很大。

一时间战马嘶鸣和士卒的惨叫交织在一起,场面极度混乱。

拓跋翰焦急起来,一旦大军被拖在这里,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宋军并没有出现,树枝很快也没有再飞出来。

“立刻清理前方,快去离开。”

魏军立刻重整阵型,然后打算快速离开,结果刚刚前行不久再次遭遇绊马索。

前前后后共经历三次,魏军士气低落,同时损失近二百余人,伤者也有近千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