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妃、温宪这对新母女,起初对改玉牒这事儿,感觉平平。
静妃以为皇上疼惜温宪,想让自己像照看十七一样照拂温宪,内心对康熙偏爱温宪不在乎端静有些不满,但在后宫沉浮多年,她知道这种不满是徒然的,便平静地接受了。
直到端静、宜修接连送信来,她才知晓,原来是女儿担忧她坐不稳妃位,和四福晋一起为自己谋算更大的筹码。又哭了一场后,红着眼眶对太后、皇上承诺,必定会好好照顾好温宪,不辜负他们的信任。
一连三天,日日派身边的嬷嬷去公主府开解温宪不说,还取出幼年端静戴过的翡翠长命锁,配上亲绣的“观音送子图”。
温宪瞧着这些用心准备的礼物,心有慰藉,更恨乌雅氏的同时,对不太熟悉的静妃也有了好感,连连表示:待自己养好身子,就去启祥宫拜访。
太后、康熙见温宪如此,对改玉牒一事儿很是满意:果然,了断乌雅氏和温宪联系后,温宪整个人开朗不少;静妃当真是慈母心肠,温宪有她照看一定会好起来的。
宜修也很是满意。为了让静妃能在皇阿玛面前自然地展现慈母形象,自己托通嫔给静妃的消息是,她越是对宫内的孩子和蔼可亲,皇阿玛就越觉亏欠她们母女。
事实证明,下意识流露的真情,最能打动人心,便是有着铁石心肠的皇阿玛也不例外。
宜修想着乌雅氏知晓这一消息后的神情,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呵呵呵,姑母啊姑母,如今,你是真的只能靠小儿子了,哈哈哈……”
李嬷嬷笑吟吟的奉承,“主子,她啊,也就这样了,而您的路,还长着呢!”
宜修敛了神情,扶着李嬷嬷走到书桌前,再次挥笔泼墨一番,两首信便成,朝剪秋吩咐道。
“一份给端静,并告知孟佳氏挑选十几个族内武艺不错的儿郎,跟着商队一起去喀喇沁部。一份让高无庸派人送去江南,务必要让爷收到。”
剪秋如今学乖了,沉声应下大步离去。
李嬷嬷轻笑道:“爷走了个二十余天,您那每五日就让前院送封信,想必爷一定会能体会到您的思念与牵挂。”
宜修眼神空洞,悠悠道了句,“有些事儿,论心不论迹;有些事儿,论迹不论心。”
“主子,夫妻之间,真真假假有什么重要的,重要的是儿,得让对方上心,得让对方感受到您的在乎,这……就够了!”李嬷嬷语重心长地赞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