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3章 鬼虎狼嚎(2 / 2)

“皇帝陛下欲在九州天下,推行基层蒙学,让所有百姓黔首的子孙后代,都能够识字明理。”

“遂,朝廷勒令屈、景、昭、宋、共五大家族,以身作则,当为表率!”

“可他们却阳奉阴违,抵制基层全民蒙学的国策,必须重罚之!”

“而推栏之上,分别是他们五大家主默写三字经的成绩,景清表现最好,之前诸事一概不究。”

“共敖只是武夫,考教的差些,亦可不究。”

“但屈衡、昭弘和宋义明明擅长文事,却明里暗里各种抵制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的普及,他们这是不希望尔等的子孙后代能够荫学啊!”

“故,正当重罚!杖责,严惩!”

……

楚系秦臣官吏的公示之言,显然都是经过许尚特别吩咐的。

废除楚文,统一推行秦小篆什么的,没必要提。

因为这个事儿就算是最底层的楚地黔首,他们也会本能的觉得秦廷有些欺负人。

哪怕他们祖祖辈辈可能全都不识楚文。

但他们对于楚人身份的自我认同……绝对毋庸置疑……

他们是楚人,理应反对秦小篆。

这就很容易让五大家族裹挟民意,进而抵制大秦的一统国策。

那么许尚就尝试着避重就轻一下。

现今的荫学资格,乃是士卿贵族独有的特权。

秦廷给予底层民众的子孙后代,蒙学明理的机会……

如此自然就可以获得楚地民心的倾斜。

或许有一部分人仍旧甘愿被压迫。

还有一些遭受洗脑太厉害的人,眼闭着抵制大秦的一切政策。

这都没什么关系。

原因在于……

当你亲眼看到隔壁邻居的小孩,在牙牙学语之时,都能说出人之初,性本善的言语。

试问。

你还能强行阻止自己的孩子识文断字吗?

假设真有这样愚昧的家长。

朝廷的官吏就得直接出手干预了。

综上。

许尚搬出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就是妥妥的阳谋无解。

用小部分的荫学之权。

获得大秦的文字一统。

怎么算都是值得的。

无非就是中原士卿贵族内心不忿,关中军武阶层也会有点意见。

但许尚自认推行三字经诸事,尺度还算拿捏的挺稳的,并没有严重冲击关中军武阶层的荫学特权。

实在不行。

后续东巡回归之后。

再请谏皇帝陛下,于其他福利方面,弥补关中军武阶层的特权损失即可。

反正文字一统的大势。

是必须落实到底的。

旁侧。

“没想到真相居然是这样,秦廷是让我们的孩子都能读书蒙学……”

“但这些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都是用秦小篆写的,而不是用楚文写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