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角本人是非常能打的,但他觉得自己的个人勇武,仅在带队先锋突阵的时候有用,因为可以大幅度提升士气。
至于阵前单挑。
风险太大。
他现在占尽上风,脑残才去冒险单挑。
而苏角的稳健,也让此番东胡部众……败的彻彻底底,没有丝毫悬念……
不得不说。
在打仗方面。
秦军从三军上将,再到中坚将领。
他们的军事素养都非常的高。
基本上不会犯什么太大的失误。
一切都是为了胜利。
而苏角明显曾经跟在武成侯王翦的麾下,这才养成了他习惯于更加稳健,且以最低伤亡获取绝对的大势碾压。
先胜后战。
当为苏角……
奈何,战术性的全面胜利,依旧无法掩盖政治战略层面的隔阂与症结。
我大秦皇太子殿下都已经到长城边关了。
并且明令你苏角必须主动围剿东胡人,而不是用赵地民众当炮灰……
用老百姓当垫脚石。
理应是大秦锐士的耻辱。
可你苏角依旧这么干了。
翌日。
扶苏收到了苏角战胜而归的消息,以及雁门关附近有五个村庄,大几千人遭到屠戮洗劫,而且伤亡统计还在上升中……
东胡人打草谷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造成了如此之大的破坏力。
着实让扶苏感到甚为惊讶。
扶苏不由得想着……
如果苏角主动出击,尽管东胡人会各种负隅顽抗,临死反扑,给大秦锐士顶多只会造成两三百人的伤亡。
毕竟我们是主场。
而且苏角一开始就带了两千游骑,兵力是狼獾的双倍,只不过马具方面没有立即装备妥当,这点的确也是实情。
但……
两三百大秦锐士的伤亡。
假设死一百人,伤两百人。
换得赵地边关民众的大几千人安然无恙,村庄也没有被洗劫,包括当地民心也会更加倾向于大秦。
两相对比。
显然后者更加符合一统大势的战略标准。
而苏角就是纯军事角度的做法……
现在问题来了。
扶苏究竟要如何处置苏角呢?
头疼。
无比的头疼。
当苏角把缴获的钱财物资,尽数上交的那一刻。
扶苏在心中开始连声叹气。
苏角也不贪钱。
你太子殿下来了长城边关,要维护仁德之名,以及一统国策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