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天色也不早了,李洵他们继续往前赶路也走不了多远,还不如就地安营扎寨,明日再出发。
一百多名读书人欣喜不已,晚上和皇上讨论军事学问,他们求之不得。
晚上吃完饭,营帐前的草地上,李洵和读书人们借着月光聊起了军事。
这一百多名读书人是大明帝国的精英,将来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有可能会做到刺史、司马的位置,甚至是进入到三省六部。
趁着现在他们还没有正式做官,李洵要对他们进行一些思想辅导,给他们指明前进的道路。
“朕这次让你们来这里训练,不是为了惩罚你们,而是为了提升你们的本领!你们在文化方面的实力已经很强了,但在军事方面还很薄弱,
所以朕让你们来军营里面,不仅仅是为了锻炼你们的意志力,也是想让你们了解军营生活,以后朝廷让你们管理军队政务方面时,你们也有经验。”
李洵看着在场的人说道。
“朕还是很看好你们的,希望你们都能成为文能安天下、武能定乾坤的大才!”
读书人用力的点了点头,眼神坚定了许多。
虽然在军队里面训练很辛苦,但为了皇上的信任,为了自己的理想,他们一定要咬牙坚持下去。
“朕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李洵又说道。
周围读书人眼睛一亮,充满了期待,皇上讲的故事一定很有趣儿。
“有一个遥远的国度,他们国家的名字也叫大明。当时的大明皇上被北方游牧民族活捉,都城又敌人包围,
都城内,很多朝臣都选择投降或者是迁都,消极应对。然而就在这危急存亡之时,一名读书人站了出来,高声呼喊誓死守卫大明都城!
他带领都城文武百官誓死守卫都城,最终击败了游牧民族,赢下了都城保卫战。”
周围的读书人们听的两眼放光,内心也激动了起来。
皇帝被抓!
都城被强敌包围!
文武百官要弃城!要投降!
国难危亡之时,一名读书人站了出来,力挽狂澜拯救了国家!
哪个读书人听到这样的故事不激动的?很多读书人常常幻想自己在国家危难之时能够站出来,挽救自己的国家!
“陛下,这名读书人叫什么?”一名读书人问道。
“于谦于少保。”李洵说道。
读书人点了点头,记下了这个名字。
李洵看着激动的众人,继续趁热打铁,道:“朕再给你们讲一个读书人守家卫国的故事。这也是一个遥远的国度,名叫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