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科举: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 第394章 另有隐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4章 另有隐情(2 / 2)

国子监作为大宣最高学府,祭酒之职更是掌管一国教化之事,既然李御史说王平的诗耽误教化,那就让负责教育一道的泰山北斗,对此事评价一下。

昨夜他听青泰说,此话本虽是趣读,可立意和内容都写的是忠君爱国,家国大义,质量更是上乘之选,想来孔达也会口下留情。

而这也是宣帝想要保王平的理由之一,毕竟这小子虽然懒散,但对大宣的贡献可他可都记下心里,就算孔达丝毫不认可这种话本之说,局势也已经被他掌握,眼下王平也不过才十六岁。

只要把重点聚焦到话本之上,众人也说不出理,毕竟少年人玩心大,才华又不低,京城之中那几首诗到现在还流传着,年轻人要想写话本扬名,本就没什么错。

而且...若是真论关系的话....

孔达和王平虽没见过面。

可两人的关系,却并不一般。

宣帝淡淡的看向孔达,众人也随之将目光投了过去,孔达作为儒家大儒,半生都在追寻孔门真理,不过此人对于治学态度严谨,这种话本娱乐,想来是不会被孔达所喜。

而就在所有人等待孔达摒斥话本之时,孔达却一反常态的顿了顿,良久..才往外迈出一步,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手持着笏板认真的回道:

“陛下,老臣认为这话本....很好。”

“很好?”

宣帝微微有些讶异,朝中众人也一时愣竟有些愕然,若是这话从其他人嘴里说出来,他们倒不会觉得有什么,可这话从孔祭酒嘴里说出来倒是十分难得。

看着众人诧异的模样,孔达再次拱了拱手,开口道:

“陛下,《论语·子路》有言,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因此,对于我大辈读书人来说,一味的苦读是不合礼的,只有结合到实处,才能更加体会明白圣贤的道理,

王平此书虽说仅仅只为话本,可书中守襄阳城一战中所体现出的家国大义,在我大宣几个月前的庆州城上,也丝毫不差。”

“或者说,青山县男更是借用了固守庆州城,众志成城抵御外敌的经历,才写出了此谓《神雕侠侣》的话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