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双方后续部队不断地涌入战场,南朝28团增援白马山。
8日,在美军的轰炸支援下,28团发动了数十次自杀性人海战术。
在密集的炮火,和前线阵地战士们的奋勇抵抗,一次又一次的击溃了敌人的进攻。
这是张伟第一次参加这种团级以上的战斗。
虽然猛烈的炮火才是战场的主角。
但是张伟依旧发挥出了他最大的作用。
如果说密集的炮火,和战士们顽强的抵抗让敌人几欲崩溃。
那么在小范围的战场上,张伟则是压倒他们神经的最后一根稻草。
身边观察员一次次报出敌方将领的位置之后。
张伟精准的狙杀了那些将领之后。
失去指挥的南朝士兵,他们的自杀式冲锋,将自杀演绎到了极限,冲锋便成为了笑话。
不过,在这种战役级的战场上,伤亡依旧非常的大。
整个白马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绞肉机。
久攻不下之后,为了扭转局势。
加上鹰酱.杜鲁门也为了找回颜面,增加自己的政治资本。
联军以鹰酱为主,把目光放到了上甘岭。
他们有信心打一场小规模的,有限的战争。
一举拿下五圣山,再打到平康。
这样不但得到一个易守难攻的据点,还能对白马山形成战略上的合围之势。
只是,联军不会想到,他们以为的小范围的有限战争,最后生生的打成了一场战役。
10月14日。
战斗一开始,联军就拉满火力值。
300多门火炮,27辆坦克,40余架飞机,对着597.9和537.7高地进行了铺天盖地的轰炸。
仅仅这一天的时间,联军就打了将近30万发炮弹。
炮火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平均每秒钟就有六发炮弹打在高地上。
虽然兵力和火力双重不足。
但是,在战士们顽强抵抗之下。
一周的时间,45师投入21个连的兵力。
而这些连队的伤亡人数几乎超过一半,有的连只剩下了几个人。
两军在两个高地上形成了拉锯战。
拉锯的结果是,敌人白天在火炮的支援下,占据表面阵地。
而我军夜间反击,夺回表面阵地。
此时,拉锯战转变成了坑道战。
而此刻张伟已经从白马山的战场上换防下来了。
而张伟所在的突击队已经只剩下了几十号人。
十月二十四日,张伟所在的支援部队抵达后方。
当时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物资的补给问题。
所以,张伟所在的队伍成为了火线运输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