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撕扯着的侥幸心理,终究抵不过断代记忆的缺憾事实。如果不是有人嫌起早贪黑于来回奔波 ,那么也就不会有这麻烦……
就在这除夕之夜,有的人家根据风俗习惯接回来财神,给家里的先祖叩拜礼毕。一家人在一起吃过包有铜钱硬币的饺子 ,就要按照在头天过午一起去村外的祖坟茔地上坟的时候说好了的,这个时候家里的成年男丁就要准备动身!提前做好出发准备,好能早些去早些时候赶回来。这些人还要给自己这家门儿上上了岁数五福里外的老人长辈尊长他们挨家挨户过去拜年。
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后来,就有人嫌老是这样跑来跑去的忒麻烦:去了(那里的专门开辟出来了的供养家影影房。这样的房子一般总是比较豪华讲究,以表示给予先祖的尊敬)早了人家还没有开门儿,去晚了那里早就已经锁上了门……
于是,就在有那么一年的正月初一,有人偷偷摸摸拱进供桌底下偷偷抄写着宗谱名讳……再后来等不及了!他们便趁着人多忙乱仓促中,也是一时心急直接撕扯下来一截偷偷摸摸地藏掖着拿了回来……从第二年开始,也就再也不用跑那么远的道儿了!
话再说了回来,听我的绳儿妈妈说:那年的一九六一年初冬的那场大火,几乎烧掉了祖传的全部茅草屋。父亲那年也就二十七岁,母亲绳儿妈妈正是三十岁。远在山东老家的爷爷奶奶成天在家疯疯癫癫,家里委托帮着照看他们的邻身百家他们的负担也就更重了!
这样的不幸或在遭遇负面情绪影响,自然也就传染给了父母他们还很是稚嫩地肩膀上。那些年,我的家里的大太爷、三太爷(写到这里有人看到了我的写作文稿,他对我说:你这么写不对!太爷爷太奶奶一般是太祖父太祖母离着咱还远哩!就你写的这种关系应该是“老爷爷老奶奶”这是咱这里的叫法,或者是老爷爷老奶奶老老爷爷老老奶奶。你的大太爷、三太爷应该改成曾祖父大老爷爷和三老爷爷。“每上一辈儿就多加一个老字儿吗?”我提出来自己的疑问,“也可以这么说!不过你是写书的应该多查查相关资料,还是以书面语为重点,还可以标识俗称老百姓的叫法。这样还可以普及一下称呼关系的知识。你是写书的是在传播知识,可不能任性随心所欲胡说八道……”听了他的话我也是颇受启发,要不怎么说反馈的重要性:反馈就像是一面镜子帮助自己看到不容易发现的败笔失误并能得到及时纠正止损!)相继离世。详情另行叙述。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日子过得也就可想而知!
此时此刻村子里面的父老乡亲虽然也是在艰难度日“过艰年”。看见我家这么可怜,还是忍饥挨饿纷纷出钱出力帮助我家垒砌院墙盖起来了自己能进去住的房子。
直到现在,我的母亲绳儿妈妈仍还不时嘱咐我:要紧别忘了咱这些邻身百家的好处!那个时候谁的家里的日子过得也挺艰难也都不好过!从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到一九六二年那些年的还有三年自然灾害,说起“过艰年”来,恁自己还以为是在说瞎话儿讲古典……听我的母亲绳儿妈妈说:唉……那个时候帮咱盖屋的,也没动过咱家的一副碗筷,等你以后日子过得好了要紧别忘了人家……现在自己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在每年的正月初一早上跟着挨家挨户去走走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