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理智的做法应该是避免这场攻山战!
袁尚询问贾诩,如果绕过魏县直接攻打平原郡会怎样,贾诩的回答是悲观和现实的。一旦袁尚敢绕道北上打平原郡,魏县的敌军首当其冲就会切断袁尚的粮草运输线。之后趁着袁军主力在平原郡,南下攻占濮阳郡,把袁尚粮草补给断绝!或者配合袁谭在平原郡的守军,南北夹击袁尚的军队,甚至可以对袁尚军进行大面积的合围。这两条都是兵家大忌。
袁尚起初有一个设想,就是呼应平原郡中的张合,里应外合,快速拿下平原郡。
贾诩和逄纪都认为太过冒险,若是如此行军打仗,简直就是在赌博。一旦张合内部出现任何一点点的意外因素,袁尚军队都无法拿下平原郡,而导致极为不利的局面!袁尚也知道这么做的风险太大,胜算只有最多三成。一个张合根本起不了那么大的作用,而且中间不允许有任何的差错,一旦联络张合过程中走漏半点风声,张合必死,袁尚军队只能望城兴叹!这个容错率太低了!非到万不得已,实在不该走这条路!
况且袁尚军绕道攻城,行军路线漫长,敌军沿路设置伏击的概率和机会都会大大增加。埋伏上几支伏兵,打了就跑,会对袁尚军队不断消耗,士气也会逐渐低迷。舍近求远的战争思路是冷兵器时代不切现实的自毁之路。
更重要的是贾诩还提出一点,无论袁尚怎么选,是打魏县还是舍近求远打平原郡,有一股势力都会在关键时刻出来偷袭给予袁尚致命一击!
那就是陈留郡的曹军北方主力。这支军队人数不明,大概在三万到四万,将领是曹操的飞将军夏侯渊,和比肩夏侯惇战力的曹洪。
夏侯渊的特点是“千里袭人”!非常擅长远距离奔袭,他的军队也非常擅长打硬仗。不然原史上曹操也不会让夏侯渊打定军山,就是因为夏侯渊是曹军最能打的部队。
曹洪的武艺超群,他殊死搏杀能够同马超打个平手,在征讨西凉时,曹操被马超逼得割须弃袍的时候,就是曹洪半路杀出来死战马超四十多回合,让曹操有了逃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