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其实是在挑赵云的理,是埋怨他见外,明明可以好好说的事情,非要弄得人仰马翻的。
然而这也正是赵云心中所一直为难和忌惮的,那就是他没有拿袁尚当效忠的对象,其实就连知己也算不上,只是袁尚一厢情愿的施恩惠于自己,弄得自己盛情难却,背负了巨大的人情债。就连把自己救出幽州大牢的都是袁尚用赵云当做归还幽州土地的条件。
但是赵云心中死活是看不惯袁绍包括袁尚的所作所为。袁绍父子以欺骗的方式把公孙瓒引诱出北平郡,之前说好了归还土地,结果后来背信弃义反攻公孙瓒,最终杀害了他。
这种计谋在赵云看来太过阴险,太过无耻,太过卑鄙,实非正人君子所为,乃是阴谋家和野心家的行径。都说曹操是当世之奸雄,然而就算是曹操遇到袁家父子也最多说一句彼此彼此了。因此即便袁尚对赵云有恩,也百般的拉拢赏赐,但是始终让赵云觉得不是一路人,心中感觉到厌烦。
因此赵云心中并不把袁尚当做知己好友,所以来祭拜旧主公孙瓒时,也没有把袁绍想得那么好。
可是经许攸这么一说,弄得赵云反而有些理亏的感觉,好像自己不通人情事理一般。
赵云闻言略有些尴尬,于是还是收枪下马,之后向许攸二人施礼道:“吾与公孙太守有旧谊,主臣多年,还望诸位通知朝廷大将军,允许云进入祭拜!”
赵云言辞真切,感情真挚,许攸和张合自然听得出来。之后许攸便允许赵云到大营中,停放公孙瓒尸首的棺椁处进行祭拜。
路上许攸和张合陪同,并有三百士卒一直跟随。张合说起下葬之事,告知赵云明日便是下葬之日,今晚赵云来得实在有些唐突,明天其实可以到公孙瓒墓前祭奠的。
赵云坦言不知,他自从被公孙瓒逐出幽州军后,便一路南下,想到黄河以北去找人投奔。还没出幽州,半路听闻噩耗,于是一路辗转多地打听才知道公孙瓒的尸首在袁军大营之中。因此才前来祭拜,他并非世家大族的身份,也不是幽州的官员,因此不曾知晓明日就是公孙瓒的葬礼。
张合不禁用赞许的口吻赞道:“即便如此,云公子竟然一人一马只身来到十万人的大营处,来祭拜大营敌首的尸骸,这等胆魄和自信,果然不是凡品!不愧是我家三公子看上的武将!”
许攸闻言脸上倒有几分不屑。他是不喜欢赵云这种人,他认为这种人和沮授田丰一样,脑子里一根筋,拿着无知当勇敢。要不是袁尚瞧得起赵云,赵云今日的行为无异于是来送死的!若是袁尚想让赵云死的话,许攸早就命人围剿且调来弓弩手射击!许攸认为人应该是懂得进退,识时务者为俊杰,知道利害关系,而不是单凭一腔孤勇去做愚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