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一时算不出,索性道:“我这一时也算不清了,怎么得也得有个六七百文了,这可不是小数目。”
沈钰知道她是心疼银钱,觉得白白送出去不划算,赶紧解释给她听:“娘,您想想,这附近的商铺这么多,毕竟不是每家商铺里的人都来买过咱家包子的,那些没买过的,你让他们直接订餐,这不知道味道如何,肯定就有那不愿定的。”
看李氏脸色好了些,又接着给李氏算起细账来:“送几个包子让他们先尝一尝,吃着味道好,自然愿意定了,虽不能每日定吧,这一月之中定上十几日,长久下来,这不比偶尔来咱家买一次要赚得多吗?所以,送上几个包子看着费了些银钱,但能做成一笔长久的订单,还是很划算的。”
李氏听的半懂不懂,但总算明白送包子不是白送的,是为了让更多的商铺长久订餐,赚得会更多,就不言语了。
沈钰是个行动派,准备好记账的事情,就另拿一张毛边纸裁了,拿出一张来,端端正正的一笔一划,写下从壹到拾的十个繁体大字,教着玉桃和玉诚认了一遍,就让他们先学会认识这十个字,要是能学会写,就更好了。
到晚上准备面团和馅料时,沈钰估算着份量,多准备出了明日用来各家商铺品尝的用量,准备明日收摊后,就挨家店铺送过去。
第二日出摊生意更好了几分,约莫是这几日食客间,口口相传,这集市摊位里的人,也大多都知道了,集市门口多了个卖包子的食摊,
不少来买包子的都是新客人。
排队买包子时客人闲着无聊,四处张望,看到那摆在摊位前面,价牌上的沈记丰年包子,客人们才知道这包子摊也是个有名号的,那卖包子的年轻姑娘,姓沈。
客人买的包子一多,李氏就紧张,越紧张越算不准账目,有时候客人都替她算好了要收多少钱,她还在那里犹自算个不休,唯恐少收了银钱。
她又爱斤斤计较,买再多,也是一个包子都不肯多给的。
若是沈钰在面案上包制包子,李氏独自售卖,几位客人招待下来,后面排队等候的客人就不耐烦起来,嚷嚷着让沈大姑娘过来售卖,他们才肯买。
几次下来,李氏就让沈钰以售卖包子、接待客人为主。
她和玉桃包制包子,虽然慢些,包出的包子样子不如沈钰包的又快又好,倒也比初时要好看许多,也不耽误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