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散席,耿晓云进屋喊父母、弟弟、弟媳出来拍全家福。
因着她嗓门大,给喊开了,村里看热闹的人才知道陆淼手里拿着的小黑盒子原来是照相机。
有人疑惑这相机怎么跟镇里照相馆的不一样。
有人羡慕耿家能拍全家福,回家拼拼凑凑拿了几毛钱来,跟陆淼说好话,问能不能也给他们拍一张全家福。
说这话的人,有一就有二。
唱二人转的人刚走,耿家院里院外就又热闹了起来。
这趟过来,陆淼带了好几盒胶卷。
一盒胶卷合理运用,能拍38张照片,肯定是妥妥的够用。
大喜的日子,大家都高兴,提钱有点那什么。
陆淼就笑了笑,有话先言道:
“我们大概还有一个来小时就要走,这期间大家有想拍照片的都可以过来,我跟晓云是朋友,就不收大家伙儿的照片了,回头等照片冲洗出来,我再统一寄给晓云……哎别挤!”
陆淼他们来时就买了返城的票。
怕赶不上明天上车的时间,他们今天下午就得赶去省城。
村里人一听给拍照,还不要钱,一下子蜂拥涌动起来。
陆淼连忙喊道:
“人多就排一下队!这里还有小孩呢,别挤着老人孩子了!”
耿晓云拔高嗓音辅助她:
“都好好排队,要是谁再乱挤就不给你们拍了!”
这话一出,人群立马规矩不少。
陆淼他们着急走,村里邻居怕来不及拍完所有人,就也不挪地方了。
各家使一个人排队,其余的跑回去喊爹喊儿子、喊媳妇儿喊老娘,把一家老小都带过来,就在耿家院里拍全家福。
多少人一辈子都没进过照相馆?
更别提是全家福了。
为了大家的照片体面、显好,耿家父母配合的背景窗台下的柴火垛挪去了一旁。
又把厨房梁上悬着的一挂颗粒饱满的玉米和红辣椒挂了过去。
还别说,土坯屋檐、背景墙,配合着大红囍字和辣椒、干玉米,既有朴素的年代感,又有丰收红火的寓意。
陆淼将镜头对上去聚焦,画面别有一番韵味。
陆淼拍照不收钱。
村里人也舍不得花钱。
但心里感激陆淼,村里各家各户都拿了点别的东西送她。
比如这家拿的是松子,那家拿的就是晒干的菌子。
靠山吃山,都是从日常从山里捡来的。
还有像山里挖来的小山参,更甚的,甚至有人拿了一只鹿角过来,都说要给陆淼。
一通忙活下来,陆淼看这阵势,倒像是她反过来占人便宜似的。
贵重的东西,陆淼自然不肯收。
最后只按照喜好,随便拿了几斤她觉得好吃的菌子,想着带回去过水泡开,回头让家里的长辈和孩子们也尝尝。
拍完照片,陆淼收起相机进屋拿东西。
早在她给人拍照的时候,孩子爸爸就已经把行李收拾好了。
耿俊豪从单位借调的小车,从早上过来吃了酒席就一直等在院外没走。
他们得抓紧时间,坐这一趟车一起去市里。
临近出客房门时,耿母又抱过来一个大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