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不是别的什么事。
但若要说起来,还得从几天前傅璟佑遇到羊群时说起。
当时倒车抄小路回青塔胡同,路上傅璟佑无意间有了点发现。
西二环外的一处沿街胡同里,有一家小五金加工厂正在对外转手。
当时发现时,傅璟佑就过去看了。
这几天早出晚归的,也一直都在打听这个事儿。
那家五金加工厂原先是街道办事处的在经营。
规模不大,占地就是三间瓦屋带一个小院,整体面积二三百来平。
里头大的器械有五台,不过设备都是已经用得有些年头了的。
大的国营厂子,往前还能争取到国家拨款升级设备,国家也会安排生产指标和分配市场。
小的国营单位处在生产边缘,很容易遭到忽视。
加上设备老化严重,生产品质难以提升,这类小工厂一旦缺乏国家支持,便很难与市场兼容。
更别说是竞争。
一旦遇到经营困难,面临的结果就只有倒闭。
眼前街道办事处经营的五金加工厂就是如此。
确实是遇到了各方面的困难,所以街道办事处那边便只能仓促往外转手。
要不然再继续下去,破产是小,破产还负债那才是大!
从前傅璟佑也跟陆淼聊过自己盘个厂子单独干的话题。
但真的萌生出单干的念头,其实也是近前才有的事。
都是找工作期间得到的反馈,以他学习的专业,与其入大小厂子,不如自己干。
发现眼前这家小五金加工厂时,傅璟佑就觉得是个契机。
但他也只是暂时考量,还没有真的下定决心。
毕竟光是盘下这家厂子就得八万块钱。
八万块呀!
这不是一个小的数字。
凑一凑,家里大概也能凑出来。
但家里也要留钱做预留开销。
再一个,自己经营厂子也有别的未知风险。
折子上的钱,大部分又都是媳妇儿攒下来的。
动那笔钱蹚风险,傅璟佑心里很难过意得去。
前后弯来绕去的,傅璟佑不得不多考量、设想更稳妥的法子。
也这才有了陆淼撞见他在银行了解贷款的这一幕……
陆淼路上听他说完,到地方时,往胡同里走近几步细致打量。
胡同小道很浅,尽头就对着五金加工厂的半拉铁栅栏门。
门上挂着用墨水写的“转让”粗号字体,也难怪傅璟佑开车路过时会一眼扫到……
这会儿栅栏门上落了锁,厂里已经没人了。
陆淼站在栅栏门外,朝里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