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台上,讲述的声音停住了。
报告台下,数千听众也跟着愣了一下。
看着徐川站在黑板前面对着自己写出来的算式发呆,不少前来参加交流会的听众都有些诧异。
理论上来说,今天的报告会,有关杨-米尔斯方程解的存在性和解的证明是不会像其他学术报告一样出现篓子的。
先不提报告者是这位出道以来就近乎没有出过错误的学者,就是各研究机构利用超算对通解的验证,也足以证明论文的正确性。
在通解正确的基础上,论文和证明过程理论上来说是不会出现错误的。
虽然那种证明过程出现问题,结果反而正确的论文并不是没有出现过,但概率无疑是相当低的。
正当大部分的听众好奇徐川站在台上发呆的时候,也有少部分学者意识到了什么。
望着台上的那个人,陶哲轩深吸了口气,目光紧紧的盯着黑板。
又要来一次了吗?
想着,他那紧盯着黑板的眼眸中忍不住带上了一丝渴望。
真是让人羡慕啊,这种在报告会上获得灵感,进而解决问题,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这次是解决剩下的质量间隙?还是其他的东西?
带着一丝沉重的呼吸,陶哲轩渴望的看着报告台,对于他这种已经站在了数学领域巅峰的学者来说,每一次的突破和前进无疑都是极为艰难的事情。
但放在眼前这个人身上,彷如吃饭喝水一般简单。
而意识到这个的,并不止陶哲轩一个人,大会堂的前排,夹在G·法尔廷斯和德利涅两人中间的爱德华·威腾,同样意识到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
毕竟在之前他亲眼见过这个学生在报告台上推衍出来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统一框架理论。
这一次,再解决掉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间隙的剩下难题,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他猜测的错,或许今天能再见到一场奇迹。
或许这种事情对于站在台上的那个人来说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但至少对他们而言是的。
蓦的,威腾心中也如陶哲轩一般,升起了一缕羡慕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