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宋军大集,齐攻钦察部。
苫彻拔都儿有能力与宋军交战,但出于保存实力的考虑,就且战且退。
至二十一日,苫彻拔都儿向西退走,而宋军追杀数里,也不敢再追下去。
到得十二月,鞑军大集江北樊城,再度攻城,但被全子才挡住。
果然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全子才以前表现差劣,但危机当头时,他竟然雄起一把,力阻鞑靼人的攻势。
之后,赵范学聪明了,他发挥宋军水师优势,运送部队到汉水北岸,不时来个短促突击,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放箭。
而蒙古军没有水师,革囊或木筏能过河,但速度太慢,比不上风帆船与挠桨船,处于光挨打不能还手的地步,双方鏖战数月,蒙古军难有寸进。
宋军占有地利,粮食充足,守土有责,
而蒙古军兵力没占绝对优势,打下去粮秣渐尽,就快打不下去了。
打下去对襄阳宋军有利,甚至犹有余力,赵范派遣王旻率“克敌军”往均州光化军巡逻(注1)。
万万没想到端平三年二月初,朝廷援军来了,这一来,就葬送了襄樊!
原来,鞑军打到了襄阳城下,赵范飞书告急,朝廷也着急,急派镇江都统李虎,号无敌军,偕光州都统王福所部军为援兵,约有万人部队到达襄阳。
赵范接报大喜,急忙出城东迎接朝廷大军的到来,李虎代传官家之意,勉励赵范与襄阳军要忠心保国,打败鞑军。
赵范深受感动,涕泪交加道:“……臣辜负了官家……”
遂请李虎、王福等入城安顿,又大集诸将喝酒饮宴,酒酣,李虎大醉,吐露心声,言欲剿除王旻所率“克敌军”,云:“不因你瞒番人在此,如何我瞒四千里路来。”
古代长途行军极为辛苦,从镇江到襄阳即使没有四千里路,也有二千里路,李虎在镇江过得舒舒服服,来襄阳自然不爽。
他不方便怪罪赵范,而将矛头指向了归正人王旻。
见李虎不待见王旻,赵范也变了脸色,当王旻率克敌军回襄阳时,赵范不许王旻进城,要他去守郢州(武昌蛇山)。
其实赵范出于好意,郢州离襄阳远,李虎对王旻既有意见,那么大家不见面就行了呗。
不料王旻素来贪婪残暴,跋扈蛮不讲理,听闻不让他进城,又听闻李虎口出不逊之言,勃然大怒,鼓动部下道:“南军不容我北军,长此下去,吾辈皆断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