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第320章 奇幻世界的秦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0章 奇幻世界的秦王(1 / 2)

朱元璋还未有彻底清除勋贵集团的决心,除了儿子们尚未长大统兵,他也渴望在历史中留下英明而非“狡兔死,走狗烹”的评价。

“陛下,换个角度看,我们每年花费如此多的俸禄供养他们,也不能让他们无所事事,怎能只享受不工作呢?”朱标微微皱眉,略有不满地提出。

这点,他们父子俩心照不宣。

朱家不养闲人,领了俸禄就得尽职尽责。

即便如开平王常遇春这般,因病无法领军征战,也要在五军都督府的讲武堂教导年轻将领,为大明培养武备人才。

站在朱元璋的立场,虽然他极力防范外戚干预朝政,但如果这些外戚愿意为大明开疆辟土,给予他们一些海外的土地,他并非不能接受。

朱元璋迅速在脑海中权衡着选择这两条道路的可能结果... ...

在第一条道路上,这些贵族们选择坚守在明光大陆,时常率军抵御异界的侵袭,但平日里,他们或是后代、仆从,总会滥用权力,引起无尽纷争,令天地失色。

老朱深知,以他的性格,或许能一时容忍,却无法长久忍受,终有一日他会握紧手中的魔法刃。

另一条途径则是派遣这些姻亲贵族远征,即便他们在海外放纵无度,至少不会令老朱愤怒到举刃相向,还能赢得美誉。

当然,并非所有家族成员都离开,这是一次家族分支,一部分族人将跨越海洋,以削弱本土的力量。

有些公爵、侯爵的家族,历经百年繁衍,已壮大至难以想象,这已是注定之事。

贵族与皇亲的双重身份,使得他们在海外仍能维系与明光大陆的紧密联系。

“父皇,此事攸关重大,宜先试水,寻找合适之人。”朱元璋显得格外审慎,不过他总算有所动摇。

如今,北方的元裔威胁已大幅减缓,辽东之地也不再构成威胁,这也是老朱动心的原因。

未来岁月,大规模的战争或许已成为过往。

北部与西北的边陲要塞,不仅城墙巍峨,更备有炽焰枪炮,宛如坚不可摧的壁垒,那些蛮族若敢强攻,只会自投罗网。

朱标曾设想在大同、宣府、开平这些要塞建造几座尖塔堡垒,令游牧部族恐惧不已。

然而深思熟虑后,他暂时搁置了此计划。

理由很明确,不能过于安逸。

一旦拥有尖塔堡垒这样的防御利器,边防军可能会过度依赖防守,而失去主动进攻的勇气。

此刻正值明初,明军锐气正盛,哪怕在沙海之中,也能追逐蛮族骑兵,无须如此束手束脚。

朱元璋在原始时空中设立的藩王制度确有其智,九个边疆塞王守护边陲,自家子弟无疑比外人更为可靠。

但他忽略一点,父亲可驾驭儿子,大哥可压制弟弟,但侄子能否制伏叔伯,实属未知,甚至可能反之。

日积月累,猜忌之心便悄然而生。

任何王朝都无法幸免于皇室内部的争斗,区别只在于何时爆发。

在朱元璋悉心教诲下,大明的第二代皇帝们兄弟情深,和睦共处,相较于历代王朝已是一大进步。

然而,这种和谐只能维持一代,期盼第三代皇帝们依旧如此,超出了人力所能企及的范畴。

亲兄弟与堂兄弟之间的血缘亲疏,显而易见,随着时间流逝,血脉纽带将渐行渐淡。

假使在原时空中,即便朱标是存活最长的二代皇帝,他的兄弟们纷纷离世,直至朱标去世。

那么,无论朱雄英、朱允炆,还是朱允熥继位,即便是堂兄弟而非叔叔戍卫边疆,猜忌仍会滋生,随后便是削藩之举。

这是无法逃脱的结局... ...

自古以来,血亲之间常存猜忌,父子间亦有疑虑,更不必提同宗堂兄弟,更何况未来的世袭纷争了。

这在神秘的世间,是无法避免的法则。

唯一可能的不同,就是朱棣不必如寻常篡位者那般,因篡位之嫌在削弱宗族后给予过分的恩宠。

许多穿越者误以为朱棣在繁荣宗族时,忽视了后代的无度繁衍,人口激增,终致宗室负担过重,压垮朝廷。

凡夫俗子尚且预见得到,难道你们真以为英明的永乐大帝会忽略此点?

朱棣必然预见,只是选择漠视,任由政事疏懒。

正如未来某太宗所说,把今日的问题留给明日之人解决吧!

永乐大帝恐怕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只是后来的继任者皆无力破解这个难题。

朱标对此亦有所悟,认为弟弟们可镇守边陲,但仅作为领军锻炼,不必久居封地,形成固定的势力。

毕竟兜兜转转,终究回归原点,实无必要。

宴席结束后,朱标特意走向陈妃身旁,笑容满面地轻抚九皇子朱杞的头:“陈妃娘娘,九弟近来可安好?为兄甚是挂念其健康。”

陈妃立刻起身行礼,回应:“劳taizi殿下费心,杞儿一切都好。杞儿,快叫大哥!”

“大哥!”朱杞清脆地喊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