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好家伙,这还用得着“善为道者”来办这事吗?不善为道的也不会没事儿闲的,把人民都教成鬼精狡猾之辈吧?先不说能不能教导成功,问题是这么干,有什么好处啊?
易:就是啊。此外,道德经中的某些思想是前后矛盾的,着实让人困惑。比如“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这句好不容易有点儿慈航普渡的正能量了,可在别处又说“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得,刚有了点善,又让您老给斯成不善了,那我们还能不能有点好儿了?就说百善孝为先这条,算是天下皆知了吧?那请问孝敬老人这事儿到底有何不善之处?如果这都是不善,那么天道还能“常与”什么样的善人?
米:在不懂得天道善恶原则的情况下,学者们一定很累吧?实际上越费劲去解释,越是违反了大道的简义!对于这类话,最简单的解释就是,要么是反动思想,要么是乱语怪言。
易:可《道德经》如此高深,早就登上神坛了,谁能轻易说它是反动思想啊,那会引发众怒,也会砸了很多人的饭碗,还会砸了不少人的信仰,说它反动肯定是不行的,只好当成是乱语怪言了,不乱不怪不足以显其高深。不过专家学者们也不敢轻易下这样的结论,那会影响自己的名声,所以通常会归咎于《道德经》传抄的错误。
米:抛开那些加在《道德经》上的光环,凭心而论,你怎么看待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