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现在我们已经将北地全部掌控在手中,完全杜绝了突厥的侵扰。但是想要迁移关中百姓进入北地,又岂是易事?关中百姓久居繁华之地,生活安稳,对北地的认知往往停留在苦寒与危险之上。根本就不愿意来这里。”
袁天罡听到李恪的话,两只眼睛,就像深邃的寒潭般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看的李恪几乎不敢直视。
“殿下若是胸无大志,只想做一个太平王爷也就罢了,自然可以守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安于现状。”
“但殿下若志在为大唐社稷谋福祉,为百姓谋安宁,便不能如此短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北地人口问题亟待解决,且必须是汉人,唯有这样,才能稳固北地的根基,确保对这片土地的有效长久统治,往后也才有发展可言。”
道理那是谁都懂,只是我不都说了吗?
北地如今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
怎么就听不懂我说的话呢?李恪有些无奈地想道。
他微微摇头,面露愁容地说道:“先生,本王深知责任重大,可这人口问题实乃棘手。不说关中百姓不愿来,就算是其他地方的百姓,又何尝不是如此?”
“尽管北地地广人稀,土地肥沃,但苦寒之名在外,又屡遭突厥侵扰,这些被固定死的印象,实在是很难打破,还是徐徐图之吧?”
李恪的这一席话一说完,袁天罡的脸色就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他这一次孤身前来投靠李恪,就是看中了李恪,当初在长安时,赈灾救民,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品德。
更是在突厥使者面前,表现出来的那种果敢与睿智。
那时的李恪,面对突厥两位王子的挑衅,毫不畏惧,展现出了非凡的气度和谋略,赢下了赌注。
最后,就算是被他们掳走,也成功脱困不说,更是在北地立下赫赫战功。
有一种其他皇子没有的坚毅、担当与品质。
一直以来的表现,也是智慧超群。
只是这一段时间,他将封地上的事务,全权交给了下属去处理,自己则东跑西跑,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难道,“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已经沉浸到权力带来的安逸之中,从而忘却了初心?
又或者,“金屋藏娇”,沉迷于某些短暂的温柔乡与享乐,从而失去了进取之心?
看到李恪最近的表现,一直修心有成的袁天罡,一时间也不由得散发思维的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