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多大臣的一声声恭贺中,李恪晕乎乎的走出了太极殿。
到现在他还有点懵圈,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就被封为了燕王。
倒不是说,他对这个称号不满意。
事实上,作为一个庶子,李恪从蜀王这个三四等王爵。
被封为燕王,这个二等王爵,还是感到比较高兴的。
因为从汉至明的亲王爵位,一般都来采用自春秋时期的国名。
传统意义上,以“秦、晋、齐、楚”这四个封号最为尊贵。
因为这四个爵位代表的国家,曾经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
对于这四个称号,作为李世民曾经的爵位之一的“秦王”。
这个爵位被赋予了不一样的含义,肯定是不能随意封赏的。
不然不说太子李承乾会怎么想,就连那些官员和百姓也会想,陛下是不是有了易储的想法。
容易造成朝局不稳。
所以,肯定是轮不到李恪的。
至于晋这个称号,李恪用脚想也知道,肯定是给他的嫡子李治留着的。
这从李治的名字上也可以看得出来。
对于李世民的偏心,后世史书上早已记载的清清楚楚,被那些史学家点评的明明白白。
不然也不会说他是一个伟大的帝王,但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不会教育孩子。
所以,李恪对此倒也见怪不怪。
虽然心里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不服气,明明他建立了这么多功劳,辛辛苦苦,出生入死。
这才博得一个二等公爵的称号。
为什么李治一出生就拥有了这一切。
但他转念一想他也就释然了,有些人,想尽一切办法前往罗马,但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罗马。
这是命运赋予的,无法强求。
他明白,自己与李治的命运本就不同,无需过多比较。
至于齐王这个称号,现在才贞观二年年末,距离李世民杀兄弑弟才不到三年的时间。
就算人的记忆会被直间遗忘,但也不会这么快。
齐王称号的上一任主人,还是李恪的四伯李元吉。
对于李世民来说,李元吉就是他和大哥李建成反目为仇的罪魁祸首。
他们兄弟之所以反目为仇,主要就是李元吉从中挑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