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兵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端来了热气腾腾的豆浆和点心。
庄旭和白良平对桌而坐,其他人围绕在两边。
屋中间有一个地坑,是特意留来取火生暖的。
此刻其中放的既不是木柴也不是木炭,而是垒得整整齐齐的煤球。
据诸位使用人反应,取暖效果,比不上柴火。
地坑周围三根木棒支撑一个木架,挂着一个烧水的陶壶。
段晓棠将其他人引到屋子另一头,站在木柜旁边,问道:“喝不喝茶?”
白湛答道:“我们喝豆浆。”
段晓棠半点不见外地从庄旭的柜子里取出杯子茶叶,握住壶柄上缠绕整齐的用以隔热麻布条上,缓缓倒出一杯茶。
白勇达看得目瞪口呆,真不管他们了,连客气都不客气一会。
对面的庄旭直入正题,“我们从长安带来一批货物想要在并州换取一些物资。接受粮食、金、铜结算。”
白良平确认,“不用布帛?”
庄旭摇头,“不用。”
布帛对他们而言,没那么方便。
除非白家能组织并州妇女,为军队制衣。
庄旭说的是捎带的货物,但白良平直觉,是他们沿途剿匪的缴获,如此一来,质量品相可能参差不齐。
白良平说道:“我需要先看看货。”
庄旭道:“没问题,先看清单。”
示意林金辉递过去。
正当众人低头查看清单之时,段晓棠极力推荐豆浆,“尝尝吧,今早刚熬的。”
白湛望着微泛焦黄的豆浆,轻轻地吹一吹,尝一口,惊讶得抬起头,“怎么是咸的!”
他以前在小院喝的都是甜豆浆。
段晓棠恶作剧成功,“怎么,你还指望能喝甜的?”
白勇达和尉迟野没有先入为主的情绪,反倒接受良好。
这么冷的天气,能喝到一碗热汤水已经很满足了。
另一边白良平正认真地看着手中的货物清单,额头上不禁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想来捎带货物一说,并非空穴来风。
其上有不少长安和河东的特产,数量之大品种之繁让他感到有些棘手。
既然段晓棠先声明,白家搂钱的本事欠缺,庄旭自然万事替他们想在前头。
“价格大致是市价的九五折,金铜以现在的比例为准,但粮食我方只接受以秋收后的粮价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