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这不是真的呢!
祝明月转眼就想明白他们的打算,装落魄,这计策不算好也不算坏。
只轻声交代一句,“你别落单就行。”
李西村与祝三齐的老家相隔几十里路,平时并无太多往来。更何况以他那两个哥哥的性格与行事作风,在乡间的风评不佳并不好,自然不可能受邀参加这样的宴席。
假如消息泄露出去,祝三齐两个哥哥找上门来,只要不落单就不会被敲闷棍。
余下的——祝明月除了算计人时,向来不懂得什么叫委婉。她信奉的从来是一力降十会。
李四海似乎终于想起了些什么,隐约记得武功县有这么一家人。
除了那些乡间流传的风言风语外,给他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女子结亲时,为人继室一定要慎重考虑,尤其是那种前头已经留了儿子的家庭。
但那些话也只是听过就忘,并未放在心上。
他在长安见了尹家一摊子糟心事,可见身份不是绝对,日子好坏终究还是要看个人如何经营与把握。
李四海过往见过母子几人,哪怕知道是同乡,也没往那方面想过。因为儿女与祝明月同姓,又颇受重用,还以为他们是祝明月的远亲!
祝明月开席时出来露一面,敬几杯酒就算完成大部分任务。
余下的留祝三齐和几个李家子弟,在外招呼客人。
祝三齐多是留在村民这头,不多往大户堆里凑,不必去听旁人的言语。有祝明月的话打底,他反倒没那么忐忑。左右不过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祝明月和程珍玉等人在一张空桌上用饭,陪客是李启祥的妻子,李开德的嫂子和姐妹等人。
祝明月出手大方,给出的预算十分充裕,因此这顿饭菜肴丰盛异常,浓油赤酱、大鱼大肉交织在一起,比村里许多人的年夜饭还要丰盛许多。
但对祝明月而言,单论滋味还是差上一些。平时肉食充足,反而更喜欢那些镶边的菜蔬。只是这时节,新鲜的菜蔬十分稀缺。
祝明月连吃两个绿色的菜团子,滋味清新,问道:“这是什么?”
程珍玉打量一眼,“看起来像是麦饭。”
所谓麦饭就是白蒿和麦粉和匀,放在蒸笼屉布上拨拉开来、烧锅蒸熟。
程珍玉夹了一个尝尝味道,“不是白蒿。”
四野庄靠山吃山,各种野菜野物吃得不少,自然能够辨认出其中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