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陆诚走后,薛姨妈也是忍不住感慨:“如果你舅舅他们在京都,那就好了。你哥哥也不至于……”
“娘,远水解不了近渴,更何况,这次本来就是我哥哥不对。诚大哥说得对,若是任由我哥哥这般任意妄为,以后万一惹到什么别的王公贵族,恐怕到时候就不好办了。等我大哥回来之后,你这次一定要好好劝劝他。”
“好好好,这京都城中,终究不如咱们金陵老家自在一些…”
“娘,金陵那些同族长辈们是什么嘴脸,你又不是不清楚。如今,咱们寄人篱下,凡事应该低调一些。更何况,姨妈家里刚刚发生了事,如果说我们再惹出什么乱子,牵连到贾府,我们还有什么颜面在这里住下去?”
“哎,如果你哥哥他能够像这位诚哥儿一般……只可惜,你不是个男儿身。”
宝钗闻言,也是陷入沉默。
如今寄居在贾府,经历了贾府诸般变故,见证了荣国府的落败,薛宝钗也更加意识到一家之主的重要性。
无论是贾家,还是他们薛家,都因为缺乏一个合格的一家之主,处处受到制约,不断衰落。
后宅之中的女儿家,即便是有什么才能,也没有过多施展的余地。
一想到这些,薛宝钗不由自主的又想起了陆诚,不由得感叹一声:“林妹妹的命,可真好。”
有了陆诚出面调停,再加上刑部右侍郎的儿子身体也在快速好转,这件事也很快得到了解决。
薛蟠被打了一顿板子,又在牢里关了十来天,这才被放了出来。
薛姨妈见到憔悴了许多的薛蟠,也是忍不住一阵心疼:“我的儿啊,真是苦了你了。以后可莫要这般冲动,有些人,咱们惹不起的。”
“娘,我知道了。其实,那打板子也不怎么疼,牢里的人,也没怎么为难我。就是里面的饭太难吃了。”
薛宝钗见自家哥哥并没有多少悔改之意,便开口道:“哥哥,你这次真该好好长长记性。这十来天,母亲整日里为你担惊受怕,茶饭不思。要是以后你再…你让母亲和我该怎么办?”
“母亲,是孩儿不孝,让您老担心了。妹妹…哥哥我下次一定改。”
“但愿如此吧。对了,娘,这次多亏了诚大哥,哥哥才能够安然无恙的出来。依我看,不如让大哥做个东,咱们好好感谢感谢诚大哥。”
“对,是该好好感谢感谢。”
薛蟠看向自家妹子:“妹妹,你说这次多亏了那位诚大哥?”
“这是自然。你打的那位可是刑部右侍郎的儿子,人家本就管着刑罚,如果不是诚大哥出面,你这会儿肯定出不来。”
“我说呢,那我便做个东,请那位诚大哥去醉仙楼喝一顿酒。”
“哥~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