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活计的汉子们干的热火朝天,就连没去县城做零工的田大年都领着木头过去帮忙了。
有句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如今有缘分做了邻居,能帮把手就帮把手。
王氏得了空也会过去帮着打打下手,显然也是很想和新邻居处好情面。
人多力量大,十多天以后,田大年家隔壁,一座新鲜出炉的“泥草房”就立起来了。
赵家的新房子和田家的房子样式差不多,但院子的大小却没有田家的院子大,毕竟是爷孙两个,没必要盖那么多房子,只三间正房和两间厢房。
三间正房是爷孙两个一人一间,一间厢房用来当做仓房,另一间厢房则用来当做赵小树的书房。
赵家后院的院子,圈的也没有田家的大,毕竟爷孙两个,即使要种菜也不用种那么多,够吃就行,种多了怕也是打理不来,毕竟一个读书的少年和一个年过半百的老爷子,家里劳动力有限。
隔壁的房子建好以后,赵家祖孙两个并没有大操大办,只请了村长一家和田大年一家过去吃了顿饭,热闹一下就算是庆祝乔迁之喜了。
当然,赵家没有妇人,赵老爷子做饭也就只能是对付吃,所以这次宴请,赵老爷子特意请了王氏和老村长的小儿媳妇杨氏帮着做饭。
田小春带着田小满和年纪稍小一点的喜鹊,也在灶堂帮着洗菜淘米烧火打下手。
一时间,赵家的新院子里半大孩子不少,显得很是热闹。
老村长是个慈眉善目将近六十岁的老头,一柄烟袋锅子常年不离手。
他和田大年的爹田大海是亲堂兄弟,两家算是没出五服的实在亲戚。
他和老伴儿姚老太太,一生共育有两儿一女三个孩子。
大儿子田福远一家子现在不住在村里,而是在隔壁县城里做着小买卖,开了间不大的杂货铺,生意也还算过得去。
老村长的小闺女田桃香,则是前几年就出门子了,嫁的是不远处十里坡的一家屠户,虽然干的买卖不太能上得场面,可却是货真价实的吃喝不愁,家里不缺油水不说,偶尔也能拎上肉食回来孝敬爹娘。
如今,老村长是和小儿子田福生一家住在村里的,日子过得颇为顺遂。
前些日子,这赵老爷子自己找过来,说想要在村里立户过日子,老村长和赵老爷子一见面,便聊得很是投机。
那些日子,赵老爷子祖孙没地方去,老村长甚至还收留这对祖孙在自家凑合住了一段日子,两个老人家处的更好了。
老村长一辈子最推崇的就是读书人,可无论是自家还是整个田家村,都没能出个正经的读书人。
如今,他和赵老爷子这位秀才老爷一见如故,对赵小树这个年纪轻轻就成为了童生的少年更是赞不绝口。
饭桌上,两位老爷子推杯换盏,一杯接着一杯,若不是老村长的小儿子田福生和田大年紧着劝,两位老爷子还指不定喝到什么时候呢。
天色将晚,两家人才从赵老爷子的新家告辞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