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对于劫掠来的奥术知识,绝大部分巫师只能截取部分有益的内容来使用,而对于那些有着本质矛盾和冲突的地方则只能弃之如敝履。
毕竟,想要把两个截然不同的施法体系融合在一起,其中的难度之大根本不是一两代巫师或一两个天才就能轻易解决的。
因此,劫掠奥术文明,更多的只是巫师高层一种扩充知识储备,寻找一个可供参考的同类型文明体系的本能。
而当格力姆想要把自己收获的奥术知识运用在符阵、巫术和装备上时,同样也面临着类似的巨大难题。
巫术体系关于火焰方面的符文就有二三百种之多,但是本源符文却只有七个,其余的几乎都是本源符文的变种或搭配组合。
格力姆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验,也在奥术体系里面找出了和这七个火焰本源符文相对应的奥术符文。但是很可惜,利用奥术符文刻绘的符阵要么无效,要么就会引发各种稀奇古怪的现象。
这一点尤其令格力姆感到头疼和无奈。
芯片虽然功能很强大,但是在涉及神秘学的高级领域时也会显得有心无力,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作弊’般指导着格力姆迅猛前行。毕竟,到了现在这个层级,世俗和过往记忆带来的阅历与经验已经全然无用。
在神秘学领域每前行一步都需要不断的探索和验证,失败更是家常便饭。
而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神秘学的不可确定『性』!
根据芯片收集的数据推估,神秘学源于魔法能量和种种物质结合后产生的微妙力场变化。因为物质不同、环境不同、材料不同,也就造成了无数微量力场共鸣形成更大、更新、更复杂的能量空间。
在这样的情况下,共『性』是暂时的、微小的、局部的,而时时刻刻的动态变化才是广泛意义上的神秘学现象!
巫术本身追求的就是这种不确定『性』。
利用微小的局域能量变化撬动位面法则的力量,从而引导世界规则向着自己预想的方向前进……这才是巫术的本源真谛!
在这个过程中,巫师唯一能够掌握的就是引导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