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3章 画红线(1 / 2)

凭啥交税的一定是平民百姓,是贩夫走卒是苦哈哈辛勤劳作只为养家糊口的底层民众?

按照大雍现在的律法。

官员免税,考取秀才就能分得上好田亩还能免税。

皇亲国戚免税,就连官员的三亲六故都能跟着一起免税。

而史书里早就写的明明白白,一国底蕴被掏空就是先从土地兼并开始的。

听闻秀才能免税,便会想办法把自家田亩挂在秀才名下,以图能借秀才的光免交赋税。

殊不知秀才在得了大量田亩后,转头便是买通官员明目张胆一文不花的把田亩据为己有。

季博常刚来到定远的时候,竟然发现一个县令竟能吞并掉一县之内四成的土地。

剩下的六成也都被其他人瓜分了。

那所谓上交的赋税能假到让人瞬间暴怒的地步。

种田的是百姓,但却一亩地都没有,田里产出的粮食更是和他们没有一文钱关系。

历史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国衰败的原因也都是惊人的相似,季博常没有急着去把分田到户这件事放到首位上。

他只是下令还田于民,但这还法实际是以村子为单位进行的。

整村人集体耕种集体收获,然后按照人头分配粮食。

这样的做法类似前世的生产队也有着诸多弊端存在。

但却能让人心以最快的速度安定下来,也更能培养集体荣誉感。

有了田亩财产人心才能安定下来,也才能心有牵绊。

有些事情一定要做但要循序渐进,更要找对方法和运作的时间节点。

先立规矩划红线,最后才是利益分割。

没有规矩的约束去瓜分利益,那好不容易拢起来的人心就像沙子堆出来的塔。

稍微有点震动就会瞬间倒塌。

他会一点点拿掉之前的那些特权阶级的特权,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把红线画在所有人眼前。

拿你只能拿的,但凡拿了不该拿的这道红线就会被血再涂抹一次。

季有道确实没听过啥叫从业资格证,但他能听懂公子这话背后的真正含义。

在将公子交代的全部记下之后,季有道拿起一份纸张递给季博常。

“公子,从去年开始东海便开始按照您的吩咐制作新式军粮,如今囤积的数目足够大军四个月所需。”

“而且四个月后东海和定远也到了秋收时节,所以这粮草之事没有太大的缺口。”

在将纸张递给季博常之后接着说道。

“武器装备我和杜铁山沟通过,可以确保大军在前方征战所需。”

“但这军饷却是有点难办 ,定远无银北境无银,单靠东海一道之地支撑数十万大军的军饷有些吃力。”

这就是季博常经常说自己家庭条件一般的原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