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特昂堂可不是一个普通简单的商行。
这是一个众多朝堂大人物共同建立的商行,就这样背景的商行想赚钱不要太容易。
而且不需要本钱。
因为特昂堂三个字,就是金字招牌和最大信誉保障。
想通这些宋智孝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原来在当初秋水的时候,季大人就已经算到了今日的局势,而且身为工部侍郎刘元山的外甥 ,他自然知道这细盐的制作之法,和细盐的推行之法都是出自季大人之手。
看似把细盐无偿献出,又被排除在利益瓜分之外。
但实则只是动了动嘴,却将所有朝臣和皇帝都拉下水,甚至因此改变了雍律 。
而看似什么都没得到的季大人,却是得利最多的那一个。
因为这运输的主力之一,就是现在的无季车马行 。
水路更快运货量更高,但船却不能开到任何一个角落。
但马车能。
所以在不久的将来,无季车马行在特昂堂的背景坚持下,开遍大雍每一个角落已是注定之事。
一个开遍大雍每个角落的车马行所蕴含的能量,光想想都能知道会有多么恐怖。
就在从皇宫里出来的第二日,季博常上书双相的同时,也给六部送去谏言信。
太学院能人辈出且为忠君爱国之典范,细盐利国利民,若加入太学院饱读诗书之人,定将锦上添花功德圆满。
一个无实权的从四品小官谏言还没个屁声响,但这个从四品的小官却不一样。
因为他叫季博常。
最先回应的右相,一个字,可。
然后是右相统领的户部,随后是刑部 ,礼部以及工部同时回应。
随着左相也点头后,吏部也同时发声,最后递交雍盛帝御批。
事情简单的就像喝水吃饭 ,但太学院却因此而瞬间沸腾。
太学那是学识的代名词,但真正有背景的人都是到太学镀层金,随后入仕。
而一直窝在太学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的喷子们,就只能每天逮着谁喷谁。
朝臣平日里都不搭理这群酸儒,你和他们对喷非但掉身份,反而让其得逞出了名。
所以当得知太学院能加入细盐变革中去的时候,酸儒们兴奋之余做了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