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隆万盛世> 第1206章 透露消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06章 透露消息(2 / 2)

李如樟自然知道父亲这么问的原因,他一开始听说缅军大营吵闹,也怀疑是有人发了癔症,所以多问了一句。

营啸,又称“监啸”或“炸营”,是指军队在夜间留营时,在没有接到任何指令的情况下,全体官兵盲目紧急集合的一种反常行动。

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夜间,因此也被称为“夜惊”。

营啸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长期的精神压力、紧张的军营生活以及突发的刺激。

古代军营中,士兵们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压抑的状态,一旦遭遇意外的刺激,如一声高亢的马嘶或一声惊恐的尖叫,就可能引发整个群体的歇斯底里反应,导致自相残杀。

此外,军官对士兵的欺压、老兵对新兵的欺凌以及军营中的派系斗争也是导致营啸的重要因素。

历史上着名的营啸事件包括东汉对西羌的战争中的记载、太平天国时期的严格制裁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中的突围事件。

特别是淮海战役,也叫徐蚌会战中,孙元良部在胜败将定之际,孙元良率领16兵团从陈官庄突围,跑到外边一看,还剩四百多人。

后来根据亲历人的还原才知道,孙部突围时基本无损,撤退到萧县宿营,遭解放军小股部队夜袭。

经一夜狂奔的孙部,认为已远离战场,数万人几乎同时倒下酣睡,连岗哨都没放出。

孙兵团官兵被围多日强烈紧张后骤然放松,又骤然被袭,神经顿时崩溃,全军惊叫而起,甚至自相残杀,几万人的大军就此溃散。

可为考证的是,这是世界军事史上万人大规模“营啸”的最后一次。

这些事件不仅展示了营啸的破坏力,也揭示了其发生的复杂背景和原因。

军营是地道的肃杀之地,中国传统军规有所谓“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当兵的都是提心吊胆过日子,经年累月下来精神上的压抑可想而知。

加之传统军队等级森严、管理闭塞,唯有军官凌虐、士兵无知才可统领,平日全靠军纪弹压。

到了大战之前,人人生死未卜,不知明天还能不能活着回来,人人都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

这时候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可能只是一个士兵做噩梦的尖叫,就可以引爆营中歇斯底里的疯狂气氛,士兵彻底摆脱军纪的束缚。

而且,这个时代的人普遍存在夜盲症,晚上看不清东西,所以黑暗中常常把战友当成敌人来袭。

也有人抄起家伙有冤报冤有仇报仇,追杀军官、仇人、不认识的战友,第二天只留下一地的尸体。

按照迷信的说法,炸营是一种不祥的预兆,预示着部队面临着灭顶之灾。

当炸营发生时,部队为了避免灾难,一般采取守势,取消一切进攻性计划。

一旦遇到营啸,再厉害的战将也会头疼不已,一筹莫展。

这也是军营严明军纪,夜晚需要保持肃静的主要原因。

缅军近期和明军在保山城墙上拉锯,精神状态就一直保持紧张和压抑,是有可能发生营啸的。

不过,既然儿子说没有发现缅军大营有自相残杀的情况发生,那就不是营啸,但也只剩下一个可能,那就是莽应龙扛不住了,要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