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那就请陛下下旨,明日举行廷议。”
李春芳开口说道,随即看着高拱道:“此事,就你我去乾清宫禀明陛下。”
“好。”
高拱当即点头。
“善贷,你看明日廷议结果会如何?”
送走李春芳和高拱,魏广德和张居正、殷士谵缓步往回走,边走边聊道。
“难说。”
魏广德只能答道,廷议结束前,一切皆有可能,他能怎么说。
“正甫,你觉得呢?”
张居正又问向殷士谵。
不过殷士谵也是没有多少信心,所以只是摇摇头,表达自己的态度。
“今晚,咱们还是再找那几位好好说说,再争取一下吧。”
魏广德知道,大家其实心里都没底。
不过事情发展到现在,他们也只能再拼一把了。
“叔大,你是什么想法?”
魏广德没说话,可殷士谵却是问向张居正。
“对半吧。”
张居正叹气道:“之前我们做了那么多,现在算算貌似也只得到一半重臣的支持,剩下就看陛下还召集那些勋贵与会了。”
听到张居正这么说,魏广德心里一惊。
廷议,其实很重要的还是看皇帝,他召集哪些人参加。
明朝的廷议,每次参与的人员并不固定,而是随着所讨论的事宜有所调整的,但六部九卿和科道掌印官总是固定人员。
一般来说,会根据讨论的事情涉及的部门由六部尚书或侍郎负责召集廷议,而且尚书和侍郎一般是轮流担任召集人。
对于那些需要多个部门联合会议的事情或者权责难以划分明确的事务,往往由吏部负责召集并主持,由有关部门派人参与会议。
当然,皇帝作为廷议的的最终决策者,他有权指定一些特殊人员参与廷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