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小学,今年夏天开课。
暂时只有小学一年级,共两个班,每班30人。。。
教材跟民间学校差不多,但每天增设一堂兴趣课。音乐、绘画、射箭、刀剑、军阵之类,七天为一周,每周休息一天,兴趣课按天轮着来。
授课先生,皆名师大儒。
武艺类科目,由皇帝亲卫进行教习。
每天上午,还有一节体操,老师跟学生一起打八段锦。没有体育课,兴趣课程里的刀剑军阵就是体育。
为此,专门在皇城小学旁边,修建了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
学生都住在宿舍里,只有周日可以回家。便是皇子皇女,只要入学读书,也必须住宿舍,宫女不得陪同伺候,有什么事情就找宿管女官。
皇城小学及宿舍,其位置很有意思。往北过了午门才算紫禁城,往南出承天门便是中央各衙门,它跟社稷坛、太庙、英魂庙、帝王庙等建筑挨着。偶尔有调皮的学生,还会跑去太庙闲逛,一旦抓到就是打手心。
“吁,吁!”
担任宿管的女官,每天早晨六点四十分,就会吹哨子提醒学生起床。
有四十分钟的时间,用来穿衣洗漱和吃饭。
到七点二十分,会有教习前来,带着学生们去操场打八段锦。所谓操场,其实就是社稷坛前广场,若遇重大祭祀活动,广场里会站满文武官员。
赵匡桓打着哈欠爬起,有两个室友已在穿衣,还有一个正呼呼大睡。
学生宿舍,四人住一间。
皇子皇女也得跟人同住,如此做法,是让他们多交朋友,学习生活也可彼此照应。当然,皇子皇女跟谁同舍,必须抓阄进行分配,一般由皇帝亲自主持抓阄,每半年重新分配一次宿舍。
赵瀚觉得,跟同龄学生整日厮混,总比明代皇子跟太监一起长大更好。
“章昉,快起床了!”何谦吉喊道。
章昉把棉被裹得更紧,缩在被窝里,迷迷糊糊说话:“再睡会儿,再睡会儿。”
赵匡桓已经穿好衣服,拿着牙刷、牙粉和毛巾,走到屋外去清洁洗漱。食堂那边有水井,每天清晨会烧好热水,抬到宿舍的院中供学生们使用。
昨夜里下了场雪,杂役宫女正在清扫,门外雪地已经扫出一条通道。
“呼,好冷!”刘国祯出门便打了个冷颤。
赵匡桓、刘国祯、何谦吉和章昉,四人是一个宿舍的舍友。除了赵匡桓是皇子,其他三人全是朝中大臣之子。
皇城小学挑选学生时,满朝文武打破了头抢名额。
最后还是赵瀚出面,让正五品及以上官员,将家中七到十岁的儿女,报上名字列成一个名单。而且无论子女,每人只能报一个,送到皇帝面前抓阄决定。
大部分都报儿子的名字,结果皇帝说必须有女学生。
如此一来,仅有几个报女儿的,竟然百分之百被选中。
这让大臣们懊悔不已,早知就该送女儿来读书,万一从小跟皇子培养好感情,今后说不定还能当上皇后呢。
赵匡桓都已经洗漱完毕了,章昉那个懒货才爬起来,一边穿衣一边问道:“谁的数学作业借我抄一下?”
“桌上,自己拿。”赵匡桓说。
章昉腆着笑脸:“嘿嘿,还是匡桓够朋友。”
赵瀚规定,在学校期间,不得称呼太子、公主、王爷之类。
何谦吉今年九岁,是礼部右侍郎何衍的儿子。小小年纪,却似大人,他劝谏说:“匡桓,不能借作业给他抄。先生每日留作业,是为了锻炼我们的学业。而且作业一词,乃陛下亲定,抄袭作业便是对陛下不敬。”
赵匡桓笑道:“抄一两回也无妨。”
“非也,有一便有二,章昉已经抄了好几次。”何谦吉说道。
章昉顿时不高兴了:“何谦吉,我抄匡桓的作业,关你什么闲事?我爹虽比你爹的官阶低一级,我却不怕你,有种咱们打一架!”
何谦吉拱手作揖:“君子动口不动手。”
刘国祯突然走过来,这人的年龄更大,已经十岁了。他跟章昉勾肩搭背,笑道:“你拿不拿我们当朋友?”
“是朋友。”章昉点头。
刘国祯又说:“你若继续抄作业,明年怕就做不成朋友了。全年级六十人,一年淘汰十个,重新再补充学生。你觉得自己能考前五十名?”
此言一出,章昉顿时哭丧着脸。
刘国祯继续说:“何谦吉也是为你好,莫要怪他多管闲事。”
章昉欲言又止,低着头不说话。
赵匡桓见矛盾化解,便笑道:“先去吃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