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庄子上的人,家家种地。
杨家大娘子也是有地,且每年都是要种地的。
杨大壮的父亲,留下了一些土地,他去世之后,就是母子两人继续耕种着,每年地里的产出交一部分租给泾阳王府,剩下的就是他们的。
庄子上的宅子这边,二十年了,没有给庄子上的庄户涨过租。
因为都知道,日子过的不容易。
而且,如果因为涨租破坏团结的话,那宅子也不会走到今天,早就在各种明枪暗箭,明争暗斗中被人蚕食殆尽了。
李复和老赵两人能够安稳的在庄子上保住庄子,保住土地,除却靠头脑,也要靠武力,靠庄户们的团结。
不然前些年,每年抢水,怎么能抢过上游庄子?
说起来,如今庄子上的这些庄户,李复拿着他们好,完全也是当初一起同甘共苦过来的,有些话虽然不能直接说,但是事情可以做。
比如李复心里拿着他们这些人,当原始股。
不管是整理土地也好,修路也好,修水渠整修河道也好。
宅子里掏钱,造福庄子上的人。
还有就是置换新宅子,办书院,优先招手庄子上庄户的孩子。
这些都是福利。
这也是短短几年的时间,庄子上的庄户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原因。
日子越过越好,有奔头,有希望,谁会不认真的将日子过好呢?
原本对于送老赵家什么东西,李复没有什么思路,如今听自家丈母娘一说,思路一下子就清洗了。
到底是遇到这种事,还是要请教有经验的人,哪怕是很简单的事情,在思绪整理不清楚的时候,脑子里也是一团浆糊。
如今,豁然开朗。
坐在厅中的戴夫人,看着李复和李韶两口子,也是越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