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观者这时候再继续看,石碑又需要告诉,那么就需要再继续预言。
结果一个只存在数学中的重复事件就会发生,但这就产生了矛盾。
咳咳,估计各位看到这里还有点懵逼,其实就是会产生套娃,举个例子说明,例子只是为了方便理解,别杠:
你扶了老奶奶过马路,然后被一个记者拍下来。
记者的编辑要求他必须拍摄一次有他这个人出现的照片。
但这个例子中,记者这个职业必须双手拿着照相机拍摄,也就是说他没办法进行自拍。
这就没办法让记者出现在照片中。
他想到了一个好的方法,让另一个记者拍摄。
结果拍摄这个记者的记者也具有同样的任务:即双手拍摄,拍你扶老奶奶过马路。
然后他又让另一个记者来拍摄,结果那个记者也有同样的任务。
于是重复效应就出现了,那么呈现出来一张照片就是不断正在进行拍摄的照片,换言之你在这张照片中将会无限小,但这除了在数学上会出现之外,现实中怎么会出现呢?
当然,我们说的是常理世界,别扯到量子或者超凡之类的东西。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让观者知道接下来发生的事一定会发生,那么就需要不断重复“观者看到石碑后,接下来……”这个主语,这特么预言个屁!
那么,不说“观者看到石碑”这个句子行不行,也不行,因为那样未来就会改变,预言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纳特克斯推测如果它真的能预言,而且还是真正意义上的预言,要么是那种混淆视听的,要么就是那种很模糊的。
比方说:你接下来会摔一跤,你知道了,于是你就再也没有摔跤,这就是混淆视听,没有真正预言到。
再比如说:接下来陨石会降临,但它没说啥时候会降临,陨石是啥大小,保不准人类都出外太空了,陨石才真正降临,结果还是个指甲盖大小的,连大气层都没突破就烧没了,这就是很模糊的那种。
总结下来,这石碑基本屁用没有,还很容易扰乱一个人的心态。
纳特克斯从不相信预言,在他看来“预言”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没办法存在于现实之中,就算是通过高精度计算机进行模拟,得出的结果也只会无限接近“预言”,但永远都达不到。
好了,说什么多废话,一方面是水点字数,以显示这本书在营造层次感上是多么差劲;另一方面就是纳特克斯拿着这玩意并不是看中它的预言能力,而是另有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