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那里投个一百万吧,他那里不是要开发房地产吗?投点?”周迎春写好后问李浩宇。
“我是不看好房地产的,哪有一个朝代把农田都弄成水泥地,建那么多房子的。
你看好了啊,以后饭没得吃了,就要推倒房子,重新开垦土地种粮食。”李浩宇是唱衰房地产的。
“那你还买那么多房子?”周迎春白他一眼:“照我家这情况,全国不知道缺多少房子呢。”说着用手掰手指:“岛上一座别墅一座四开间平房,禾城一个公司、一幢二层楼房、一个大院子、一套实验小学学区房,还要买门面房,哪家有这么多房子?”
“我家好歹是老板,有我家这经济实力的也不多。”李浩宇道:“现在禾城外地的要比本地人多了,那些外地人,以后都要回老家的,谁会在禾城买房子?”
“那我大哥为啥还要投资在房地产领域,他可比我们信息灵通多了。”周迎春不同意李浩宇的观点:“我觉得以后房子肯定会造很多的。外地人也好,本地人也好,谁不想住好一点的、大一点的房子。
外地人在禾城买房子,可以把家里小孩弄到这里读书,我们当初不就是为了这个才买房子的。
本地人呢,有了钱,小房子就要换大房子,长辈还会选择和小辈不住在一起,他们更愿意单独住。
你看我们家,如果钱赚的不多,那复兴小区的房子尽管只有两个房间,我们一家七口也得挤在那里。
但因为我们有了点钱,才想到买李宅,现在又想着给两个孩子各买一套房子,所以买不买房子,不是需不需要,而是有没有那个经济能力。
没有能力,大家挤在一起,有能力的,不要说禾城买房了,全国各大城市都去买房也有可能啊。
如果我家能赚大钱,我就去申城、京城、羊城这些地方买房,冬天住南方,夏天住北方,又能避寒避热又能旅游,这样的生活,谁会嫌弃?”
“那我们就好好干,两个孩子在哪里读书,我们就在哪里买房子,我们没空陪他们,让爸妈去陪,也让姑姑能四处看看玩玩。”李浩宇笑道:“至于大哥那里,不管怎样,这些钱都是他给我们的,我们怎么也要支持他新的生意,你等下联系他,跟他讲,我们投一百万到他的房产公司,不能投的话,也把这钱借给他,他家大业大,开销也大,我们借给他,也省了他问银行借钱。”
周迎春点头,她懂丈夫的意思,这是还大哥人情的,不管他怎么处理,反正李家就是放一百万在大哥这边。
周迎春又写下三,大哥处投资一百万。
“还有哪些需要花钱的地方?”周迎春问李浩宇:“还有398万呢,派什么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