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士应声而退,旋即快步奔至山腰,而后翻身上马,朝山下铳炮营所在疾驰而去。
待将令传至铳炮营主将谭承业处,谭承业旋即挥动手中令旗,身后立时数名军士策马驰出,自西向东,朝着铳炮营队尾方向边奔边大声高喊道:
“将军有令!西南方三里处发现敌情,全军速速列阵迎敌!!”
军令一下,各方阵迅速开始朝西南方变换阵形,原本的方形阵列,迅速变换为数层长形队列。
由战马牵引的崇祯十七式野战炮也由炮手迅速移动至各方阵衔接处,而后快速撤掉牵引,在数十炮手通力合作下,仅是在各方阵转换阵型完毕数十息后,其便也已布置好了炮位。
不过炮手并未止于此,而是迅速开始填装已事先包好的火药,继而另有炮手将一颗实心弹丸塞入其中,紧接着再有炮手以炮棍自炮口捅入重推几次,以求弹丸与药包贴合。
炮尾处的炮手,则以尖头铁签自炮尾所留的引火洞口刺入,戳破先前放入的密封火药包,继而将一根速燃火焾塞入其中,至此,炮手们的准备工作才算彻底完成。
然而看似异常复杂的流程,在众炮手的通力合作下,用时也不过区区二十息而已。
在短暂的宁静过后,数名骑军再次疾驰开来,并纵声高呼道:
“敌轻骑突进,已至一里开外!!”
听到此令,各方阵领军将官立时高声喝道:
“各炮手引火就位!!”
听到此令,炮手迅速手持长杆火引立于炮尾数步之外。
“开炮!!”
“轰!!!轰!!!……”
数个方阵间的八门野战炮一阵轰鸣,炮弹发出的瞬间,炮身亦向后倒退数步。
炮手迅速上前将其归复原位,继而迅速清理炮膛再次装填火药,不过此时装填的炮弹,已不再是实心弹丸,而是由锡制外壳包裹的霰弹。
待一切装填完毕,敌至三百步的迅报也已传至。继而又是一声令下,八门野战炮再次发出轰鸣,霰弹自炮口而出,其锡制外壳则会在出膛瞬间破裂,无数弹子便如雨点般向前方泼洒而去。
八门野战炮齐射霰弹之下,足以在数百步外形成一道杀伤力极强的钢铁弹幕。
待到此时,炮手们已经不需要再听从号令放炮了,他们要做的便是用最快的速度,让他们的炮口再次突出火舌。
待敌进至百步,火炮再次发射,而最前排的火铳手们则也在此时发出了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