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旦尼亚现存的五座城镇中,吟游诗人们最热爱的城镇是肖农,这是一座满是悲伤而又凄美的爱情氛围的城市,吟游诗人们用他们巧妙的喉舌来吟唱出那些极尽浮夸的词汇,来博得那些涉世未深的贵族小姐的眼泪和金光闪闪的第纳尔。
如果将肖农比做成一位泪眼朦胧的美妙少女,那么另外一座同样深受吟游诗人青睐的城市,邓格拉尼斯,则形象一位隐于山林之中的,双目闪动智慧光芒,浑身仿佛镀上一层神性光辉的德鲁伊。
而对此,帝国编年史的编纂者则写道“我一向很少认同那些嘴巴甜腻,总喜欢说些俏皮话的吟游诗人,可是这一次我也不得不承认,相比于巴旦尼亚至高王国普通民众将邓格拉尼斯视作一位威武不凡的王者的形象,吟游诗人们的比喻则更加符合这座城市褪去王权光辉之后的原本面目。
‘高塔少女’肖农,‘守望者’卡·班赛斯,‘水之女神’彭·坎诺克,‘预言英雄’马鲁纳斯,和‘至高之王’邓格拉尼斯。
巴旦尼亚的吟游诗人总喜欢给自己的城市取这样满是诗意的名字,但是唯独这座在巴旦尼亚人心中最为神秘的圣地充满了争议,诗人们从来不乏对他们伟大先祖的敬意,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将这座以那位伟大至高王格拉尼斯命名的城市称呼为‘德鲁伊’,一个更加贴切的,完美符合这座巨石之巅城市的别称。”
无论是第多少次来到这座城市,阿尔扎戈斯心中都会无数次浮现出这一段自己曾经在吕卡隆图书馆看到的那本编年史上的文字,时代久远,帝国人和巴旦尼亚人数百年宿怨,使得帝国官方的巴旦尼亚编年史屡次修改,因而这段文字的纂者早已不可考,但是,对比那些镶金嵌玉的帝国着名学者笔下对巴旦尼亚的描写,阿尔扎戈斯还是更加钟爱这一段在帝国官方标记为无名氏的编写者的文字。
因为和那些学者以一个外人的角度来肆意评价他族文化不同的是,这名纂者仿佛就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巴旦尼亚人,或者是一位在乌卡利翁高地游历半生的旅者,而他笔下关于巴旦尼亚的文字,也无一不是在他用心体会之后,搜肠刮肚,用尽毕生所学凝炼而成的。
“这样一个文明似乎不应该存在在这片大陆上,因为它总是能让我的同胞们想起自己外来者的身份,伟大的双头鹰通过诉诸武力,来使自己每一片羽翼都镀上一层灿金色的光辉,庞大的战争机器毫不留情的碾碎了那些曾经满载荣誉的部落堡垒,双头鹰衔来种子,以那一地的灰烬为养料,开出遍布大陆的,每一瓣洁白之下都凝结着血红的岩蔷薇花丛。
然而,每当清晨的乌卡利翁高地升腾起一层薄雾,将那些高耸入云的树木化作一阵阵虚影,让那远方的石制圆塔也仿佛罩上了一层来自悠远历史的神秘面纱,林地间的独特音律,随处可见的遍布青苔的不知年代的石头雕像,坍塌的半壁石墙爬上了一层又一层的粗大灌木,却也掩盖不了那些远古遗迹的恢宏,这一切的一切,总能让人升起一阵恍惚,仿佛他们,那些巴旦尼亚人,帕拉人,一如往常般主宰着这片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