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没多久,兵部尚书就开口了:“首辅大人,次辅、三辅,诸位同僚,大家说的是很好,可问题是内阁能调用的人手有都少?禁卫军那边儿虽能交涉,可他们只管把手皇城,就算有富裕人手也不会朝外派遣。
我这个兵部听着好像总辖军队,可实际上,若无虎符,莫说边城守军,就是京畿五军也无人听令啊!
这般情形,即使不算五军统督府的战力,只说盛国公统领的九城兵马司,咱们也无有兵力对战啊!”
言远点了点头,视线看向旁人:“诸位,可有其他意见?”
“首辅大人,其实……咱们也未必非要立刻和盛国公硬对硬!依下官之见,咱们完全可以暂时避其锋芒,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只要随安郡王的皇储之名落定,那么,不管五军统督府、还是九城兵马司,只要不想谋反,就不可能成为盛氏手里的刀。届时,不管是夺了他们的兵权还是抢了他们的位置,都不是难事了。”
太子少保杨本声此言一出,立刻遭到一众同僚的嘲笑。
“哼哼!杨少保,您所言当真轻松啊!可问题关键在于怎样把随安郡王迎进京都!”
“何学士,您刚刚没听到秦少詹事说?巡城司和护城营严守城门,莫说礼部、吏部、兵部,以及翰林学士组成的宣旨队了,就是飞鸟也不容易出去啊!故而,我们不应把精力悉数投入到研究怎样出城的事情上!当务之急,是要声东击西!”
“哦?依杨少保之见,该当怎样呢?”
言远捋着胡子轻声询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