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原因很简单,你总不能说你干你的活出现了什么问题,就写一奏章长说什么地方出现了什么事故,然后把奏章递上去那就完了。
这样在秦风这里是行不通的,秦风要求他们必须的要提出解决办法,而且至少也有两种解决方案。要不然会打回去重新写。
奏章合格之后,秦风才会批阅,如果方法可行,就把可行的方法勾勒出来,批阅两个字【同意】,如果不可行,会写上自己的处理意见。
御史大夫府的御史们会跟进执行情况,以及执行的进度。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下面的官员就全部忙碌了起来。没有他们偷懒的机会,干实事的人多了,讲困难的人少了,于是秦风就更加清闲了下来。
这一天。秦风正在秦府别院自己的小院子里面闭目养神,赵寒秋骑着快马急匆匆的赶着过来。
秦风看到赵寒秋一身风尘,直接就从躺椅上站了起来,然后道:“中侍,出了什么大事情吗?”
赵寒秋气喘吁吁说道:“帝婿,的确出大的事情了。大河决堤了。巨鹿郡送来了奏章,大河平原一片汪洋,有10万人受灾。数万亩良田被冲毁了。
大河平原九条河流已给大河的冲毁,所以大河平原所有河流全部泛滥了。”
秦风立刻拿起奏章仔细看了一遍,然后快跑到一个大厅里面,看着大厅中央挂着的那个大厅地图。
一边看,一边对照图纸上的那些河流,画出了一个洪水泛滥的区域。
这不是几万,少说也有10万。恐怕邯郸郡、太原郡甚至上谷郡、代郡、渔阳郡都会受到影响。然后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一下子真的是麻烦了。”
所谓的的大河就是后来的黄河,那个时候还没有黄河这个名字,先秦时期河水还没有泛黄。名字还不叫黄河,就是叫大河。河水清冽犹如泉水。
但是河水泛滥一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秦风回忆了一下,大河洪水泛滥,最迟的一次记录,应该是在周定王时期,也就是公元前601年。
那个时候就是一个大的灾难,引起了河水改道。
大河直入渤海,和他后世的黄河是完全不同的。他是后来黄河和海河的集合体,九条大河汇集于出海口,所以也叫九河。
【尚书·禹贡】认为是徒骇河、太史河、马颊河、覆釜河、胡苏河、简河、絜河、钩盘河、鬲津河和大河几乎是相互交织。
所谓的九河也就是他上一世的海河,流经此地的有五大水系:呼沲河(滹沱河)、泒河(后称沙河)、滱水(后为唐河)、治河(后为永定河)、沽水(后为北运河)分流入海。
那么是五大水系受的最大影响的是邺、献州,也就是他上一次所说的大名和献县之间大部分地区地阳会淹没在洪水中。
这一片水系一直通向渤海,不是一小片的地方。恐怕是10万人的估算都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