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所言极是,两国表面归顺,内心的想法只有他们清楚。这封信我们还是得写,有了信,即使他们想收容高句丽人,也只能秘密行事。”
赫连靖大将军的意思清晰,他人的抉择由他人决定,我们要做的只是尽己之责,这对我们的计划大有裨益。
“大将军说得对,我马上写信。另外,是否能让登州水师舰队有所行动,去两国沿岸巡逻一番?不必指望他们开战,派些使者在边境查验,这是宗主国的权力。”
赫连乐为思考后提议,涉及两国事务,他对当地情况不甚了解,还需大将军定夺。
“登州水师舰队是大唐的海上中坚,非我们能直接调度。若要调动,必须致信长安。上次战役,他们损失惨重,即便能派出战舰,数量也恐有限。”
何靖大元帅不愿重温昔日的哀痛,那次征伐,大唐海神军遭受重创,如今仅存昔年鼎盛时期三分之一的实力。
秉持着无功不受禄的信念,何乐为迅速拟就数封书信,两封由专人送往新罗与百济,一封飞鸽传书至长安置府,只要能降低大唐勇士的牺牲,再多繁杂他也甘之如饴。
帐内谋划之际,帐外高句丽的百姓正经历生离死别的剧变。所有健壮青年被挑选出来,男女并立,若为亲人,则同组相连,待明日曙光初照,便须向北进发。
其余老弱病残,或年岁稍长者,须在此地耕作,不容置喙。若有异议,大唐铁骑的鞭笞绝不留情。
“金尚志,人点清了吗?”
一名大唐士卒狠声问道。远方奔来一位三十多岁的高句丽青年,此乃高句丽的二鬼子,负责看管五十名俘虏,相当于小队长。若抵达北方后这五十人毫发无损,他便可坐享其成,由他们养活。
但若中途有人逃亡,他的地位将不保,只得与众人一同劳作。闻听大唐将领召唤,他急忙奔回。
“将军,已点清,五十人一个不少。”
金尚志如忠犬般低伏,他明白此刻必须服从大唐将领,若妄图抵抗,他定第一个告发,让其尝尝大唐利刃的锐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