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三百四十二章 乌古乃定计,辽国南侵高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二章 乌古乃定计,辽国南侵高丽(1 / 2)

宋庆历六年六月,随着第一封情报送来,之后就又是源源不断的回信。

秦凤路转运使杨偕五天之内连写七封公文,讲述了一下青塘那边发生的事情,以及他们秦凤路这边的部署情况。

李元昊占据青塘,劫掠三日,之后南下湟州,对湟州城展开猛烈进攻,湟州城岌岌可危。

唃厮啰重伤未愈,本部兵马也多溃散且士气低下,不得不退往兰州。

杨偕派遣贾逵领五千人先往兰州,又跟副转运使兼兵马总管景泰商量了一下,便开始聚集本路兵力,随时进驻兰州和李元昊开战。

这是朝廷赋予秦凤路转运使的权力。

政制院也给杨偕发了回信,之后正式任命韩琦为陕西路经略安抚招讨使,张方平为陕西路副经略使,张亢为陕西路兵马总管。

在庆历改革之前,经略使是临时官职,且跟转运使同级,都是正四品,只不过名义上经略使是上级,但地方转运使以及经略副使都有较大的主权。

如历史上夏竦为陕西路经略使的时候,韩琦和范仲淹都与他意见不同,地方转运使也有抗命不尊的现象。

显然这依旧是宋朝传统,对于有军权的封疆大吏,都必须有人钳制防备。

不过如今改革之后,经略使为正二品,副使和兵马总管为从二品。基本上经略使就已经是大权在握,主管了一地军政大权,可谓是权力很大。

赵祯其实有点不放心,还是大宋皇帝对于兵权过于看重。

然而赵骏却告诉他,在现有体制下封疆大吏是不可能造反的。一是韩琦临时才被调去,没有威望,想造反不能服众。二是张亢也在,他拿什么造反?

除非张亢造反,张亢因景佑年与西夏辽国的战争中屡建功勋,在军中威望仅次于范仲淹和王德用,他造反才稍微有点看头。

可士兵家人都在汴梁,且范仲淹和王德用出马的话,信不信跟着张亢的那些士兵很快就会投降?

所以当皇帝有的时候还是要放宽心一些,不要过于杞人忧天。

在赵骏的劝说下,赵祯才打消了顾虑,乃令韩琦跟张亢率领汴梁禁军三万开赴西北,这样再加上陕西路约十二万兵力,足以跟西夏一决雌雄。

秦凤路那边先一步派人进驻兰州之后,又立即派人谴责李元昊,说他攻打大宋的盟友,这是肆意挑起与大宋的战争。

李元昊则回应说这是他们与青塘之间的旧怨,与大宋无关。

如果大宋派兵的话,那大宋才是撕毁双方之间和谈的责任方,罪责都在大宋这边。

两边开始打口水仗。

这种口水仗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意义,但实际上用意很大,就是为了争夺大义名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