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已到了秋日,天气并不热了,越往上走路越窄,走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到了庵堂的庙门处。
斑驳暗红的庙门早已失去了原有的色泽,正上方的牌匾上褪了的三个字,姑子庵。
敲门用的门环锈迹斑斑,一行人到了门口歇了歇气儿。
木通上前敲门,好半晌才有人应声,吱呀间庙门左右打开,门里站了个灰衣灰帽的一个中年尼姑。
见到季韶九等人,神色淡然的单掌施礼,“阿弥陀佛!”
吕妈妈上前回礼搭话,“师傅安!”
“我们少夫人心慈给庵堂了里的师傅们布施了一些冬日的粮食。”
季韶九等人微微欠了身子朝中年尼姑回礼,“叨扰师傅了,可否允许我们进去拜一下庙里的菩萨?”
中年尼姑先是惊讶了一下,庵堂里的师姐妹们到了冬日若不主动下山去各府里化缘,她们冬日就要受些苦,从夏日的三餐改为两餐,主食也都是稀汤寡水的粥食。
能主动来庵堂捐米粮的还在少数。
中年尼姑又单掌施礼,“贫尼法号静慈,诸位施主心善救苦救难,敬拜菩萨何时都可以,请跟贫尼进来吧。”
说话间又有两个灰衣灰帽的尼姑过来合力打开了庵门,季韶九当先迈步进了庵,门左右各有两棵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木通又下山去招呼几个苦力把粮食运上来。
整个庵堂比寺庙要小了很多,供奉菩萨的殿宇同样失了颜色,静慈在前面带路,很快就到了正殿,慈悲的菩萨端坐在莲花台上。
正前方的蒲团补了补丁,守在殿里的尼姑给一行人上分发香火,季韶九在三叩九拜进了香。
上香结束,吕妈妈又取了五十两银票放进功德箱里,“请诸位师傅们做一些冬日的棉衣过寒。”
静慈和旁边的两个尼姑连忙回礼,“施主有心了。”
五十两能给庵堂解决很大的问题了,前几日庵堂又来了两个苦命的妇人,心灰意冷之下也要在庵里出家,整个庵堂如今僧尼有四十几人。
每日的饭食再如何俭省,也要三十斤,这就是一笔非常大的开销。
静慈平和的脸更温和了几分,还主动邀请道,“庵堂后面有几棵石榴树,如今红彤彤的了。”
“施主既然有缘来了,且带回去几个尝尝新鲜。”
季韶九这次来就是打听事的,自然应允,“能在庵里聆听佛法长成的石榴岂不是更具佛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