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这话,杨光华觉得心里有点震颤,当然不能表现出来。因为他知道,虽然写过不少这种政论性的文章,但那毕竟是学生时代的作文,跟这种硬核的文章有着很大的距离。殿试上的策论,也是一篇命题作文,尽管被公认为极其成功,可那毕竟还是作文性质的。而现在是要真刀真枪的干了,他能不能写出让宰相满意、众臣信服的重量级文章,自己虽然有自信,但又觉得似乎没有准数。所以如此想来,他觉得袁布凡的话还是有道理的。既然宰相主要是想看他的思路和文笔,那就按自己的思路写,成稿后如果宰相不满意,再改或者重新写就是了。
杨光华对熙宁变法还是了解的,毕竟熙宁变法的影响太大太深远;而杨光华又从小就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特别是在太学院期间,搜集并学习了大量的这方面资料和文章。于是就打起了腹稿,很快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大的框架,所以构思起来比较快,到下班时,文章提纲就已经出来了。
晚上,回家吃过晚饭,就动笔写了起来。脑子转得快,手下运笔也快,一口气儿就把文章写完了,足足三十页。当他放下毛笔伸个懒腰,站起来往外看的时候,天色已经蒙蒙亮。此时才感觉困得难受,就闭上眼睛往床上一躺,合衣睡了半个时辰,被娘叫起来胡乱吃了点早饭,就收起稿子坐上了杨震的马车。
上班之后,杨光华刚刚坐下,袁不凡就扭转头问:“怎么样,文章提纲拉好了吗?如果不介意,把提纲让我看一下?多一双眼睛也许能多一点思路吧。”
杨光华站起来说:“谢谢袁大人,我已经写完了。”
袁布凡一听,似乎倒吸了一口凉气,愣愣的问道:“啥?写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