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科研人员,不理解王智安的做法,觉得王智安没有从科研专业角度思考问题,更多是从后勤管理方面考虑问题,会严重影响科研进展。
不少信件都写到孟先生或者其他人手里,其后,孟先生不得不,让王智安来解释。
主要是王智安的做法,相比孟先生的折中方案,还要激烈一点。大有,更重视大夏工业、农业生产的意思,对三大科研中心的支持力度,会下降不少。
王智安跟孟先生表示,说我们大夏,在完成抗鹰酱胜利后,这几年都显得风调雨顺,农业生产恢复极快,说明,我们顺应天时,是大大好事。
孟先生点头。
其后王智安又说道,“这自然是极好的。但我们大夏有许多类似言语,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万一连续的好天气结束了,来了不好的天气,农业歉收会怎么样?”
这话,把孟先生说的沉默了。因为他也不知道。虽然这种概率不高,但万一发生了呢。
没人说的准。
说到这里,王智安看着孟先生,显得不是一般的认真,“孟先生,我个人觉得,在将来一段时间,我们大夏出现极端天气的概率,还是不低的,或者说很高的。”
孟先生沉吟了一会,才说道,真的情况这么严重吗。
“要不,我们找下历史学家与气候专家研究研究,看这种大好气候下,会不会出现反常的天气。”
孟先生马上表示,他会尽快组织与安排相关人手。
三天后,孟先生再次打电话给王智安,让王智安过来。
看孟先生严肃的神情,就知道,之前找历史学家、气象专家研究,得出跟王智安一样的推测。
其后,孟先生带着王智安,去找高先生,以及另外几位大佬,各位大佬们,坐在一起,下面除了王智安,还有历史、气候方面的学者专家。
接下来,就是认真讨论。所有人都加入进来。最终形成统一认知,即虽然不知道未来天气发展会如何,但有备无患是对的,是必须的。
另外,这也可以更好地推动农业生产。
接下来,孟先生让王智安解释,什么叫工农业混合发展模式,“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创造条件,使工业与农业在实际操作中产生紧密的联系。设想一下,在我们的农村,可以建立小型加工车间,这些又可以用作农业加工,与大兴水利等。”
最后,王智安的意见得到采纳,大家第一时间,决定大兴水利。去全国各地,大修沟渠,大修各种水库,以便更好地利用水资源,更好地推动农业发展。
在大兴水利过程中,也需要大力推动工业技术的应用,提高大兴水利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