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小双等人启程,目的地,中岳寺。
慧觉之所以一心要到中岳寺,除了那里有他的心血,还有一件事,那座佛宝塔,就流落在中岳寺,做为镇寺之宝,矗立在中岳寺所在松山之巅,不能开启,因为,慧觉不想开启,还因为,那座禅寺不是慧觉的同道,不相为谋。
禅寺的老方丈来自西圣天大觉寺,以禅宗为名,行密宗之实,修为不可测度,慧觉怀疑那老东西是转世修行之身,前世一定是一尊佛陀。
至于为何来到清明天下,当然是传道。
慧觉要收走佛宝塔,因为那本就是他的家,从西洲到中洲,他找的就是那座塔。
而小双对密宗一脉极为反感,因为神战时,密宗站在了神教一边。
中岳山,山上香火山下烟火交相辉映,大山之外,是人间城郭,客栈马驿商铺酒楼,方圆十里,繁华热闹。小双杨宇燕,苏铭赵欣赵鑫,再加上曹升,一行人来到中岳山脚下的这座繁华小镇,慧觉一路指指点点,为众人介绍这个小镇的来历和风俗。
小镇名叫榕树镇,镇中心有一颗巨大的榕树,当初有一个游历方士来此落脚,见此树冠盖遮天,枝丫繁茂,上栖息无数鸟类,树下方圆一里经年雨丝朦朦,日出和日落,整个榕树在朝阳夕辉中,叶子泛出金黄,极有贵气。方士便在此落脚不再游历,在大树旁结庐而居,并自号榕下散人。随着前来定居的人越来越多,由三两户变为几十户,最后成为一个镇如今已经有了几万户了。游历方士定居不久,一位云游僧也来到此地,与方士比邻而居,自称多罗僧,在树下悟道,九年后悟道成佛,便将此树赐名菩提树。后来多罗上山,建禅院,也就是如今的中岳寺,广招门徒,传佛法,是为中岳寺禅宗初祖。
小双几人来到大树边,果然见大树葱茏,华盖遮天,数千年以降,大树毫无衰败之意,仍然如壮年耸立。许是见惯了人来人往,树上飞鸟盘旋而飞,时而落在人们的肩膀上蹭蹭尖啄,时而飞到人们的手心寻找食物。苏铭赵欣乃是绝世美女,这些鸟儿更是如纨绔子弟一般,唧唧的围着二女转,让二女兴奋的手舞足蹈,也令游人侧目。
正背面那两座茅庐至今犹在,茅草屋,黄泥巴,但是肯定被人修缮过无数次了,不然,一座黄泥巴屋子,不可能历经千年而不倒。
小双来到榕下散人的茅庐门前,即便历经多次修缮,但是茅庐依旧是那个茅庐,寒士之门虽低矮简陋,但因为有贵门高士隐居,茅庐也便有了高贵之感。门锁着,锁不住门内那股千年不朽的书卷气。神识观望,屋内那些泛黄的书卷正在晾晒,书中的字已然模糊不清,但是点点滴滴仍然放着光华。书生方士的笔记,依稀可辩,“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小双点点头,又来到多罗僧的茅舍,驻足内观,那木鱼仍旧鲜亮,墙壁上的字画像还很清晰,老僧盘坐树下,双手结印,头顶上立着一只翠鸟,似是为老僧打理蓬松的头发,而手印上,也立着一只鸟,长尾,红蓝两色之躯,长嘴尖啄,伸着脖子似乎在为老僧清理杂乱的胡须。纸上有字,“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