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也很快打出了包票:“只要丞相能让臣见到他,剩下的事情就交给臣来做。”
对于韩非这个师弟李斯还是相当了解的。
李斯自问凭借自己的口舌之才说服他不难。
即便真的说服不了他,田秀不是说了能绑人吗?
大不了把人绑过来。
……
另一边,韩非自从楚国离开后,就一路向西往武关而去。
楚国西部地区,由于久经战事,许多地方都是焦土一片,所到之处皆是民不聊生。
韩非看着沿途各城的惨状,更加坚定了去秦国的决心。
他要凭借自己去改变秦王,让秦国也能像赵国一样,以仁政治理天下,以法治约束官吏,以儒学教化百姓。
怀抱着满腔的抱负,韩非加快了脚步。
半个月后,他顺利来到武关。
韩非骑着毛驴来到武关城下,向守城的秦军士兵亮明身份。
“吾乃韩人韩非,特游学到秦国。”
韩非没敢说自己是去投奔秦王的。
一个韩人公开去投奔秦国,怎么看都像是韩奸。
而且,秦法也不允许普通人随意的觐见秦王。
任何人想和秦王见面都得有人引见。
若是无人引荐,普通人就别想见到秦王。
范睢当年要不是有郑安平,凭借他布衣的身份,也是见不到秦王的。
韩非说自己想去秦国拜见秦王,很可能会连关门都进不去。
反而他说是去游学,倒极大概率被放行。
历代秦王由于本土人才匮乏,都很重视人才。
只要他国有学子来游学,大部分都能被获准入关。
果然,韩非说自己是来游学的之后。
守关士兵在问了名字后,立即转身到里面去给他开路引。
正当秦兵去帮他开路引的时候,一个小贩打扮模样的人找到了韩非。
武关也是一座雄关,天下商人想要入秦,不少都会由此入关。
因此在武关外,有一个小市场,不少商人都会在那里歇脚,互市。
韩非看到这个小贩朝自己走来,以为对方是想向他推销商品,便说:“我身上没什么钱,您如果向我推销货物,算是找错人了。”
那小贩却说:“先生误会了,我并非是向您推销商品的,我是奉了一位大人的命令,给您带句话。”
韩非心中一惊,但面上仍保持镇定:“不知是哪位大人?又有何话带给在下?”小贩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说:“是赵国的丞相田秀大人,他希望先生能前往赵国,说赵国才是实现先生抱负之地。”